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嫻母惺堋T謖庖桓隼�永錚�褪腔婊�健⒌纈笆降拇�夥絞健A砣緦�讜�摹督��罰�壤錘瞿耦��埃ㄇ�僥穹刪�⑼蚓度俗倜穡��緩笠葡蟯螄籩械囊桓齙ザ賴奈鏘螅ü輪垠椅蹋�賴齪�����詼琳叩男募淥��鸕幕疃�嗬嗨啤�

把語法中定位、定義解放到完全靈活的極端例子,是迴文詩。再回到周策縱那首,可以有四十種解讀的可能性,亦即是說,這首詩的二十個字,仿如一個“領域”裡的二十件事物,我們可以進出二十次,向不同的方向,而得四十種印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

2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

3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

4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

5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

,,,,,,,,,,,,,,,,,,,,

6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

7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

8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

9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

10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

,,,,,,,,,,,,,,,,,,,,

11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

12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

13白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

14沙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

15亂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

,,,,,,,,,,,,,,,,,,,,

16繞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

17舟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

18斜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

中國古典詩中的傳釋活動(6)

19渡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

20荒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在這首詩裡(或應說在這四十首詩裡),我們已經不能用“一字含一義”那種“抽思”的方式來讀(或者看)這首詩;每一個字,像實際空間中的每一個事物,都與其附近的環境保持著若即若離、可以說明而猶未說明的線索與關係,這一個“意緒”之網,才是我們接受的全面印象。

我們開頭便說過,迴文詩中的語法是極端的例子,不可與一般古典詩中的語法對等。但我們不能否認,在適度解放的情況下,中國古典詩的語法,利用“若即若離、可以說明而猶未說明的線索與關係”,而向讀者提供了一個由他們直接參與和感受的“如在目前”的意境,這,也是一個不移的事實。

這時,我們應該提出一個更重要的美學問題來。文字作為一種表義的媒體,真的可以完全做到“不涉理路”嗎?完全可以做到不定位、不定時、不定義嗎?

在許多“機要”的層面上,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詩中不必用人稱代名詞,不說“我”“做什麼”,而直書“做什麼”,像李白這首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是“誰”卻下水晶簾?是“誰”望秋月?詩中的環境提供了一個線索:是一個深夜不能眠的宮女。但沒有用“她”或“我”這類的字,有一個特色,那便是讓讀者保持著一種客觀與主觀同時互對互換的模稜性;一面我們是個觀眾,看著一個命運情境的演出在我們的眼前,一面又化作宮女本身,扮演她並進入她的境況裡,從她的角度去感受這玉階的怨情。一者是景、一者是情,一時不知何者統領著我們的意識。我們可以說,“情景交融”的來源之一,便是主客既合且分、既分且合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