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根本不能譯
⑤ 星垂下頓覺平野開闊月湧出仿似隨大江流動)
所謂繪畫意味、電影的視覺性,其實還包括了雕塑意味,尤其是我們觀看雕塑的活動程式。看一件雕塑,我們要環走不斷地換角度來看,才可以得到雕塑的全面感受,而電影鏡頭的移轉,在活動上當然可以給我們類似的感受。事實上,繪畫中的這種感受,中國畫中做得最多,做得最好,完全超越了西方直線式的時間觀念和透視。一般山水畫中的多重視軸,我在上面已論及;另外中國的長的手卷如《溪山清遠》(夏圭)或《清明上河圖》(張擇端),我們用手一段一段地開啟來看,“透視”不知不覺地變換,正似電影環走或移行,不黏於定時定位,比多視軸的掛卷更為自由。比照於詩,由於文字原來便是屬於時間的媒體,由一形象移到另一形象,是輕而易舉的事;但由於文言文可以超脫語法的限制,使到形象獨立並置;這樣便還給了讀者(觀者)應有的活動性。簡單的句例如“澗戶寂無人”(“澗”與“戶”之間的空間關係由讀者參與決定,如見前論),如“雞聲茅店月”(“店”與“月”的空間位置亦是由讀者參與決定),如“燈影秋江寺”(其理類同)。整首詩的,如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
在讀者(觀者)的想象空間中,有待空間位置實際的安排,或者應該說,有待讀者想象的“眼睛”重新“排演”。如果我們仔細地“分析”(記著,這是後發的,先“感”後“思”),可以分為近景慢慢地推向遠景至天涯。但這樣,正好證明中國詩,在許多重要的關鍵時,不是訴諸“抽思”的解讀,而是訴諸我們全面的感受。在這一個例子裡,就是繪畫式、電影式的傳意方式。另如柳宗元的《江雪》,先來個鳥瞰全景(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