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武士給予了很大的刺激(p�371�372)。北條能如此,就是超過有無的界念,是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的境界。而為這種境界解說得最透徹的人(根據木宮泰彥的研究)是圓覺寺的祖元禪師,他說,“若能空一念,一切皆無惱,一切皆無怖,猶如著重甲入諸魔賊陣,魔賊雖多,不被魔賊害,掉臂魔賊中,魔賊皆降伏。”《佛光國師語錄》,七。

(p�375)講的也是心囚解放後的絕對自由,佛源禪師說“擊碎生死牢關,便見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謂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方可出生入死,如同遊戲之場;縱奪卷舒,常自泰然安靜。胸中不掛寸絲,然立處既真,用處得力。”《佛源禪師語錄》,四。

“際斷”也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去框”“破界”。這裡其實也是道家“無待”的引申,用注莊子最重要的學者郭象的話來說:“大小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逍遙一也,豈容勝負於其間哉”。能同時在常語所定的“高”和“下”見“道”、契“道”,亦即是不受任何固定的價值觀的意義範疇左右的騰躍,才是不必依賴任何助力的(“無待”的)馳行,才可以開啟一個物物自得物物無礙神馳永珍的胸懷。

比較有趣的是祖元入宋學法修禪時,跟牧溪是同學,而且據說他和辨圓都喜歡牧溪的畫,極力收集,把他的畫帶到日本見Osvald Siren, Chinese Painting, Volume Ⅱ, p�138。。他喜歡牧溪的畫,可是他利用距離的消融還給觀者時遠時近時高時低或似遠似近似高似低而引向大無的萬境的冥思的空靈?可是他的接近老子所描述的道境的畫:就是“視而不見……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恍中有象,恍惚中有物”的一種際斷?現在只能遐思,不敢斷言。留些空寂讓大家遨遊。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