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

第二章 鐵片巧嘴

“中州”,“汴梁”,“大相國寺”。

這“大相國寺”原為魏公子無忌的故宅,到唐朝始被改稱為“相國寺”,寺有寧太祖御賜“大相國寺”匾額。

傳當時外國使節來京,都先朝天子,後參相國,名重一時,寺前有二人碑坊,東題“中邦福地”,西曰”梁苑香林”,最盛時駐僧三千餘人,其規模之宏大可知。

“大相國寺”前,一如“北平”的“天橋”,“長安”的“開元寺”,“金陵”的“夫子廟”,是個諸技百藝雜陳,吃喝玩樂,應有盡有的熱鬧所在。

剛進鼓樓大街,就可聽見那喧天的鑼鼓聲,叫賣吃喝聲,琴絃絲竹、戲韻聲,一句話,什麼聲音都有。

變把戲的、練把式的、賣膏藥的,龍蛇雜處,臥虎藏龍,是個走江湖的好去處,英雄豪傑的聚集地。

在“大國寺”左,有一列長棚,棚是席搭的,既輕使又涼快,那兒盡是些說書的、賣唱的,閒來無事在長板凳上一坐,二郎腿一蹺,聽上一段書,聽上一段唱,那是人生難得幾回的愜意事。

任何人到了這兒,丟一眼,就會發現那頭一個棚子,坐的人最多,這個棚子“開封城”

裡試打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書的鐵片巧嘴張。

為什麼稱“鐵片”,那是因為他說出來的清脆動聽,就跟兩塊鐵片在一塊兒敲碰一倦,鏗鏘有聲。

為什麼叫“巧嘴”用是因為他那張嘴生得比別人的嘴巧,他能把死人說活,活人說死,明明是頭牛,經他一說,硬有人相信那是條豬,誰跟他抬扛,他得跟人拼命。

當然,這個“巧”字也是指“鐵片巧嘴”張的說書技巧,他的說書技巧已到爐火純青,快的時候飛快,似連珠炮一樣,耳朵跟都跟不上,一口茶工夫他能從前三皇說到趙匡胤打天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可是到了慢的時候,那真得急死人,他慢條斯理,搖頭擺腦,大半天了,他才說一句話。

不管快也好,慢也好,聽別人的就沒有聽他的過癮,“開封城”裡的人飯能不吃,覺能不睡,“鐵片巧嘴”張說的書不能不聽,到了時候天大的事都全放下往他那棚子跑。

走江猢,混飯吃,固然要靠一張嘴,可是你沒有真本事,真功夫也不行,人家“鐵片巧嘴”張硬是有不含糊的真本事,肚子裡有學問,裝得滿滿的,前三皇,後五帝,韻事也好,秘聞也好,他沒有不知道的,簡直歷歷如數家珍。

他肚子不但裝的書多,便連那不大為人所知的江湖掌故,武林秘事,他肚子裡也是俯拾皆是。

所以,“開封城”裡的人愛聽他的。

他生意好除了巧嘴所說的之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