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若穿軍裝必須戴軍帽。不然,那就是“稀拉”了。今天穿著軍裝,不帶帽子的男女軍人,隨處可見,想必是條例修改了吧。
當然這樣的學習也是互動的,一縱同樣如此,這在葉飛*中他是這樣說的:“兩個仗沒打好,我們在魯南與敵人形成對峙僵持的局面,很苦悶。我們便利用空隙時間,重點研究了攻堅和打坦克問題。第一旅還組成200人的學習隊,專門到山東部隊學習爆破攻堅的技術和戰術。這兩方面的突破,對我一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葉將軍沒說是山東哪個部隊,但時間是一縱傅山口反擊戰以後,這時八師已重返山東,在魯南讓葉飛能看得上眼的,也只有八師吧。
葉飛老將軍沒說去哪個部隊學習,不會老將軍“要面子”吧。部隊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很有必要,也很正常。有戰史提到陳毅到山東後,山東有個別“個性”較強的將領不那麼聽招呼。其實,個性強的將領不獨山東部隊有,我看一、四、六縱的三個司令員都很有個性。比如那一次運南反擊戰,八師想對戰鬥時間作一些調整,但王必成一口回絕。葉飛有個性,帶的兵也有個性,他說過,一、四縱行軍“狹路相逢”,也是各不相讓。當年“南陽事件”中葉飛險遭不測,幕後人應是劉英,粟大將只是這場“鴻門宴”的操刀手。葉將軍遭此“橫鍋”,想來也有不那麼聽招呼的原因吧。
第二章 兩羅之戰(二)
說起抗日戰爭就會想起這樣一句話,“八路軍戰鬥長城內外,新四軍戰鬥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暫且不提,大江南北還真有說頭。父親在步校時有個戰友姓王,以後去了國防科工委。那一年是我送他上火車回北京,老人退下來後,做新四軍四師的史料工作,路上他對我說,新四軍7個師,只有1個師在江南。以後,我多少也有點明白了,實際上只有六師在江南,六師最弱,後來併入一師。江南只剩一個十六旅。當然如果要補充,那就是在浙江也有新四軍,雖然是號稱“游擊隊”,但有萬餘人,浙東遊擊縱隊有新四軍第八師之說。
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新四軍四師在淮北,淮北和魯南的習俗、語言、飲食我看沒有太大區別;二師在淮南,能差多少呢,吃得也是麵食。從地域上說,江南就明顯了。一縱可以說是新四軍最靠南的部隊。一旅從蘇浙軍區的浙西天目山輾轉而來;二旅曾是蘇南部隊;三旅則是浙東部隊。一縱來山東後,接連幾仗都打得不順手,據說陳毅對葉飛這樣說過,仗再打不好,一縱在山東要沒飯吃了。軍政關係,軍民關係,方方面面都有點彆扭,以至還出現了要“一縱滾出山東”的聲音。山頭主義,本位主義,誰也不是純潔的沒有一點瑕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想還是各打五十大板為好。這是從軍政、軍民方面說的。但軍隊是要打仗的,作戰中兩支主力部隊如何配合默契,團結一致,為此,主帥陳毅還真動了許多腦筋。
石一宸將軍就有這樣的回憶:“況且兩個地區的部隊湊在一起,無論在戰術技術的運用和在戰鬥作風等方面都各有長短,部隊的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有的還互相看不慣,這樣勢必影響協同作戰……陳老總在實際工作中,既照顧‘山頭’,又要消滅‘山頭’,苦口婆心地進行說服教育……後來這兩支部隊不僅團結得好,協同作戰也很好。”八師和一縱的互相學習,想來也有陳毅的煞費苦心吧。和交朋友一樣,多來住,多交流,多溝通,就會有感情。過去,這算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石將軍沒有把話挑明,現在看是哪兩支部隊,也是不言而喻的。
言而總之,兩支主力相互溝通是為了打仗,現在可以接開頭的話茬了。這一仗就是戰史上的臺(兒莊)棗(莊)路反擊戰。第三野戰軍戰史是這樣記述的:“11月10日,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八師、魯南軍區第十師及第3軍分割槽武裝,向嶧縣、臺兒莊一線的國民黨軍整編第五十一、第二十六、第七十七、第五十九師等部發起攻擊。魯南軍區第十師同時向臨城、棗莊一線之國民黨軍第五十二師出擊。至12日戰鬥結束,共殲敵2900餘人。”值得注意的是,戰史中兩次出現魯南十師,這個師是魯南警備八旅整編而成的,以後編為華野三縱第七師。這一仗陳毅動用了兵力5個師以上,戰果雖不很大,但也是給了進犯者當頭一棒,敵軍被迫止步,進攻氣焰有所收斂。
如果說漁溝之戰,在戰史中也只是寥寥數語。那麼,兩羅之戰,我只能說是“名不見經傳”了。想照本宣科都無“本”可“宣”。但粗通軍事常識的人也知道,一個戰役,或者說一次大戰,會發生許多戰事,就像是一套組合拳。八師戰史上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