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後部隊必須要整編,我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思想準備,新的部隊將有一定量的精銳單位和一些輔助作用的二線單位構成。我們必須要減少陸軍在常規情況下的消耗,但是同時要保證在戰爭來臨後可以在短時間內擴軍,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在體系上和裝備上同時更新我們的陸軍,希望這次高層會議結束後,大家可以拿出一個方案來。”徐傑說道。
在停戰期間,徐傑專門跑到了滿洲里,和陸軍高層進行了交流,對於這次陸軍的表現,徐傑還是比較滿意的,戰鬥的勝利固然很好,但是同時也會讓人驕傲讓人自大。甚至讓人固步自封。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在徐傑的計劃中,在十年後的那場戰鬥將絕對不是現在可以比擬的。所以他需要給陸軍高層敲敲警鐘,利用這個機會多學習一些,好好的積累經驗,裝甲兵的快速突擊已經演練完了,那麼剩下的就是看看步兵和炮兵在正面突破和攻堅方面的戰力了。…。
。…。
當然對於前線官兵提出的一些技術問題,徐傑還是有些思量的,比如說前線的步兵戰車和運輸工具問題,作為穿越者的徐傑就有點想法,而這個想法就是曾經風靡二戰的半履帶車!
半履帶車屬於一種介於卡車和履帶車輛之間的東東,這種東西的特點就是公路上跑的沒有卡車跑得快,單比履帶車要快。越野效能不如履帶車,但是比卡車強多了。驅動主要有後面的履帶部分,前面的兩個輪子主要用來轉向。從效能指標上看有點高不成低不就,但是考慮到實際效能上卻又無可替代。卡車跑的再快。。在泥濘沒有道路的地方肯定要出事,你有一萬輛卡車都不行。半履帶車則是在透過性和速度上尋求了一個平衡點,絕大部分地方都能走,公路速度也說得過去,比如說2戰德國的半履帶車公路時速能有50KM,基本上也夠用了。
而且因為某些半履帶車的載重量比一般卡車要大一些,所以可以加上各種其他裝備,比如說加上裝甲和武器後可以作為步兵戰車和支援車輛,加上高炮後可以作為防空部隊,必要的時候平射打坦克也是可以的。或者說做成炮彈輸送車和後勤運輸車輛等等。可以說在坦克和突擊炮在前線拼殺的時候。半履帶車就是他們忠實的小弟。。…。
而且只要能搞出一個合適的半履帶底盤的話,什麼步兵戰車,運輸問題還有火力支援問題就全解決了,可以節省一大堆的坦克底盤。無論從軍事上還是經濟上來說都是比較划算的。至於說機動炮兵的建設,徐傑也有個點子,那就是參考徐傑那個位面上的自行火炮和彈藥車結合的方式,比如說他那個時空的PLZ45榴彈炮,在通常情況下就是火炮和補給車協同作戰。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對接。現在徐傑搞不出這麼先進的東西,但是炮車只管拉炮,補給車攜帶剩餘的彈藥和裝彈裝置還是可以的,畢竟以東亞人的體質,50KG左右的重炮炮彈實在是重了點。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今天本書的平均訂閱終於突破700了,側位在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援~~~。今天下午加更一章~~。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援一下~~~。(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八章 經驗教訓。
第七百二十八章 經驗教訓。,
。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七百二十九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
當德國陸軍仔細分析華俄兩國的陸上交戰情況的時候,德國海軍也沒閒著,在提爾皮茨的官邸裡,這位德國海軍的掌門人正在和舍爾和希佩爾這兩位愛將商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德國遠東艦隊到底還有沒有重建的必要,以及在未來的戰爭中,遠東艦隊到底是一個什麼定位,作用何在?
華俄戰爭中其實打垮了三支艦隊,俄國艦隊和荷蘭艦隊自不必說,而另外一支艦隊就是悲催的德國遠東艦隊,在最後一場交戰中,兩艘只有1萬5千噸左右的袖珍戰列巡洋艦被殺紅眼的俄國戰艦追殺N條街,然後活活打死。德國遠東艦隊就兩艘主力艦,打完之後,那是真的被打殘了。
而之後,按照威廉二世的想法,為了顯示德國在遠東的存在,遠東艦隊必須要重建,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象徵。也是皇帝陛下的體面。但是很顯然提爾皮茨並不這樣想,他想的更現實。那就是為了一點體面。。將價值200多萬英鎊的戰列艦扔到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值得嗎?德屬遠東殖民地修一個1萬5千噸的戰艦都十分勉強,你扔兩艘無畏艦過去,那就意味著港口設施和炮臺什麼的都要擴建。犯不上啊,現在德國海軍正忙著爆兵呢,哪有時間去開分礦?。…。
但是德皇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