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0部分

必須做好和世界第一流的陸軍強國發生衝突的準備,這個國家可能是英法俄,也可能是德國。”徐傑笑了笑,給這位上校打了個圓場。。…。

而徐傑這句看似玩笑話卻讓在座的陸軍高層感到震驚,徐傑是一個謹慎的人,尤其是在這種關鍵場合,不會輕易說出有任何傾向性的話。但是從剛才的話中,人們彷彿可以感覺到徐傑的話外之音。德國?法國或者英國?英法與華夏存在利益衝突這點沒有問題,但是德國呢?難道有什麼別的事情?

而這一次。還真讓這些陸軍的大佬們猜到了一些,而這個口風也是徐傑故意放出來的。因為最近,德國政府或者說威廉二世作出的一些計劃讓徐傑感到不安,這個計劃具體內容還不清楚,不過好像提到了德國不僅僅要打推翻諾曼諾夫王朝,不僅僅為了獲得土地和賠款。還涉及到建立一個附庸在德國羽翼下的俄羅斯!而這就讓徐傑感到一絲不安。

德國幾乎不缺成為一個一流強國的一切條件,高素質且數量巨大的人口,強悍的工業和經濟力量。發達的技術,德國唯一的軟肋就在於資源和國土面積,而如果威廉二世真的達到了這個目的,那麼德國會只關注與歐洲嗎?稱霸歐洲的德國是華夏願意看到的。但是稱霸歐亞大陸的德國對華夏來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在徐傑的計劃中。俄國絕對不能倒向德國!。…。

“首先在火力上。37MM機關炮更適合作為一款裝甲車上武器而不是作為攻堅的主力,德國人在未來的戰車上已經計劃安裝50MM加農炮,而我們的火力上不應該弱於他們。因為工業基礎的問題,在同等火力和防護的條件下,我們只能做出突擊炮,而德國人則可以在滿足上述要求的基礎上做成坦克,很顯然。前者更傾向於防禦和伏擊,而後者則更適合進攻。”彭毅打斷了人們的思考。繼續說道,雖然感覺到什麼,但是顯然,在這場合不適合深究。

“我們最好限制坦克噸位,在實戰中數量的優勢尤為重要,唯一可以限制噸位惡性上升的方式就是增加坦克的火力,這對於技術上較弱的一方來說尤為重要。保證數量和火力,同時兼顧生產性才是最佳的出路,德國人可以搞20噸左右的坦克,但是華夏新一代坦克的重量不宜超過17噸。我們在基礎工業和發動機上和德國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不能搞平均主義。”彭毅補充道。…。

“相對於1號坦克,1號突擊炮的表現可稱得上相當不錯,他幾乎可以勝任一切任務,可以摧毀對方的重型戰車,可以摧毀絕大部分掩體,甚至還可以作為野戰炮用,增加口徑的效率明顯比過分追求身管長度要好。57M加農炮的穿深或許比75MM短炮要高一些,但是在泛用性方面顯然不如後者更好。而且雙方在重量上幾乎沒有差距,可能前者還會重一些。”。…。

“除了裝甲部隊的火力之外,步兵和坦克的協調問題我們一直沒有解決好,步兵跟不上坦克的衝鋒速度,同時也並不會因為有坦克的阻擋就可以避免對方火力的攻擊,迫擊炮和機槍有太多的辦法可以將坦克後面的步兵隔斷,所以很容易造成我們能突破對方的陣地,但是卻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鞏固突破口並且影響到下一步的進攻。步兵用的戰車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些戰車至少要能夠抵擋機槍子彈和彈片的攻擊。”

“我們的支援火力還是比較欠缺,也就是面對缺乏重炮的俄軍,如果是碰上裝備精良的其它強國的部隊的話,我們在對方優勢火力的打擊下損失會十分慘重。炮兵機動化是個趨勢,我們需要將更重的火炮搬到戰車上,同時還要有良好的透過性,卡車不適合在沒有道路的戰車上機動,一個泥潭或者一個淺坑都可能讓一輛造價高昂的卡車失去作用。但是履帶拖拉機的速度十分緩慢而耗油量又比較高,我們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交通和後勤補給問題,在鐵路可以抵達的地方我們的軍隊補給是可以滿足前線需要的。而在沒有鐵路的地方,單純靠馬匹和少量的卡車根本不夠用。即使那裡有簡易的公路也不行。”張天翼最後說道。。…。

“很好,大家應該能從這些戰鬥中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了吧,我們打的很不錯,至少在這幾個月中打出了水平。但是大家要看到這背後我們付出的代價,我們整個國家為了這次戰爭準備了5年。5年的準備只能打5個月!前線部隊已經顯露出了疲敝,我們的運輸單位保有量在持續下降,不過現在好了,只剩下最後一個核桃了。”徐傑嚴肅的說道。

“我們有許多地方要完善,經濟和國力上的問題不用諸位操心了,我們需要的是將陸軍整合成一個高效的整體。這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