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中國人。確切地說,就是阮上校的那個中國老朋友。
那是阮梅帶他去中國的最主要原因。
那一切都是黎氏病重時告訴阮梅的。她沒有告訴阮明,是因為他一直以父親為榮。她不知如何開口,也擔心阮明不願意接受那個事實。
黎氏告訴阮梅,當年透過組織,她與阮上校確定了婚姻。但在此之前,她一直暗戀著莫少校。兩人的初識,一個眼神就彼此明白,那是無論什麼都無法阻擋的愛。莫少校就是後來的莫政委,當時官銜只是少校,在訓練所擔任軍事教官。莫少校是阮上校的好朋友,其友誼超越了國界,是由惺惺相惜發展到肝膽相照那種。也正如此,莫少校與黎氏的愛戀變成了一種痛苦與煎熬。一個因愛背叛友情,一個為愛欺騙丈夫。愛越深,心越痛。
在分離的前夜,兩人一直壓抑的激情如火山般迸發。
誰也沒想到那最後的歡愉卻有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阮明出生後,黎氏驚異地發現他的血型和阮上校的血型不匹配。
唯一的解釋就是:阮明是莫少校的孩子。
而阮上校來不及察覺那些,就戰死沙場。
那本來會成為永久的秘密,會一直帶進墳墓裡。但黎氏不想那樣。因為她一直思念莫少校。對莫少校的思念支撐著她一直活下去,將阮梅和阮明撫養大。
帶阮明去中國,先不要告訴他真相,讓他父親決定他的命運。那是黎氏的遺言。
阮梅並不責怪黎氏欺騙了她的哥哥。對她而言,嫂子的身份實際更像一個母親,而後來相同的遭遇使得兩人的感情變得更親密。作為女人,她們比男人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同樣,作為女人,她們比男人更知道真愛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