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也很矛盾。
楊槐已經魂不守舍,他一定要去當兵。否則在家裡這麼窩囊過下去,香草都快瞧不起他了。香草望著伏生時的眼神已經那樣了,在這之前,她可從沒用這種眼光望過伏生。
楊槐為了香草的眼神也要去當兵,楊槐心裡一長草,日子就過得不安生起來,經常走神,在地裡幹活拔草時,經常把苗也一同拔了下來。楊老六有一天就嘆口氣說:槐,要不這麼地,等下次伏生回來,你就跟他去吧。
楊槐沒有等來伏生回家,有一天村裡過八路軍隊伍,他便隨八路軍走了。他參了軍才知道這是八路軍冀中獨立團。
伏生參加了國民黨的中央軍,楊槐參加了八路軍。兩個人的命運就有了起伏,有了故事。命運也就此展開了。
。。
設伏(1)
八路軍獨立團得到了地下交通員從縣城裡送出來的情報,兩天後有一小隊鬼子要去地區執行任務,會途徑帽兒山。
縣城裡住著田野大隊,有上千號人馬,鬼子駐紮在城裡,牽扯著八路軍一個獨立團,還有一個縣大隊,同時還有國民黨軍隊的一個團。國民黨部隊似乎不想和縣城裡的鬼子一般見識,鬼子掃蕩了,國民黨的隊伍就後撤五十公里,躲在一旁觀望去了。等日本人回到縣城,國民黨的隊伍又回來了。
冀中獨立團和縣大隊不能躲,也沒地方躲,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冀中根據地。冀中根據地是八路軍建立的,他們要保護勝利果實,打敵人阻擊,也和田野大隊打游擊,總之,要纏著日本人,也阻擊日本人。獨立團和縣大隊人數上加起來不比駐紮在城裡的鬼子少,可武器裝備就差多了,鬼子有炮,還有輕重機槍若干,彈藥充足,打起仗來槍炮聲就像颳風下雨一樣,虎勢得很。
獨立團也有兩門炮,缺腿少輪子的,輕重機槍也有幾挺,那都是繳獲日本人的戰利品,可彈藥奇缺,冀中根據地的大山裡,也有八路軍的一個兵工廠在生產彈藥,缺鐵少銅,更缺乏火藥,生產出的炮彈和子彈遠遠滿足不了戰爭的要求,有時子彈裝在槍裡還卡殼,要麼就打不響。沒有充足的彈藥供應,獨立團和縣大隊只能和田野大隊的鬼子兜圈子,打打跑跑,很多時候,在武器彈藥方面要撿鬼子的洋撈。偷襲一下日本人運送物資的支隊,或者集中兵力端一兩個駐紮在城外的炮樓。殺死幾個鬼子,繳獲幾把槍。戰爭的規模小得很,這也是八路軍依照自身實力所制定的遊擊原則,叫蠶食敵人。
冀中的獨立團和所有當時的八路軍一樣,在中原開闢根據地的同時,牽制著鬼子,也蠶食著鬼子。
從縣城到市裡,帽兒山是鬼子的必經之路。縣城駐紮著田野大隊,市裡駐紮著板田聯隊。這兩夥鬼子經常走動。獨立團和縣大隊也在縣城裡有內線,鬼子一有動靜,他們總能在第一時間獲取到鬼子的情報,然後做出相應的對策。鬼子經常和八路軍打交道,他們也學精明瞭,他們知道如何對付八路軍的伏擊,鬼子出發時,總是把隊伍的陣線拉得很長,五人一股,八人一夥的,每五人或八人中,就會配置一挺輕機槍或重機槍,就是遇到伏擊,這一小股敵人憑藉充足的武器彈藥,也能堅持兩個時辰,八路軍佔不到任何便宜。他們這種分散的作戰方法,相互策應,相互支援,經常讓設伏的八路軍顧此失彼,吃夠了苦頭。
如果八路軍動用大部隊設伏,縣城和市裡的鬼子,都是機械化裝備,有車有馬隊,不用幾十分鐘時間就能過來增援,那仗可就打大了。日本人巴不得大部隊作戰,他們一直在尋找這樣的機會消滅八路軍,拔掉他們的眼中釘。八路軍也不上這個當,對付日本人從來不整團作戰,他們的思路明確,就是蠶食。
八路軍無法有效地伏擊鬼子,便改成了蠶食。鬼子有招,八路軍有法。國民黨駐紮在冀中的319團有個特別行動隊。顧名思義,特別行動隊總會執行一些特別的任務,這在當時的國民黨隊伍中屢見不鮮,各師各團為了應付一些突發情況,都有這樣的特別行動隊。特別行動隊的人都會有些特長,能征善戰的,槍法精準的,或者是會武功的,總之,國軍特別行動隊的人,都是一些在戰鬥中有特長的人。 。 想看書來
設伏(2)
獨立團學國民黨319團的做法,也成立了特別行動隊這樣一個排,他們就是楊槐的三排,這個排從編制到稱呼沒有什麼兩樣,只不過是集中了一些特殊的人才,他們的特長大都是神槍手,有好多是老兵,作戰經驗豐富,練就了一手好槍法。八路軍因彈藥奇缺,一發子彈當十發用,迫使好多八路軍戰士練就了一手好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