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去碰碰運氣。結果,讓他異常沮喪的是包括荷蘭人在內的歐洲人在日本的地位極其底下。而且日本人基本上不允許白人離開出島。正在他近乎絕望的時候,遇上了xiǎo安子帶人在出島上招工。
原本按照胤禟的意思,xiǎo安子到出島上最想招募的歐洲人是鐵匠。因為他已經迫切的感受到中國的科技之所以從這個時代越來越落後於歐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的冶煉鋼鐵的技術已經大大落後於歐洲。當然了,客觀原因也是有的,畢竟中國沒有高品位的鐵礦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得想辦法迎頭趕上,就算煉不出同時代歐洲的高質量的鋼,至少也不要相差太多。在這一點上,即便花費的成本要比歐洲人高的多,也決不能放棄。只要冶金技術沒有問題,那麼等到將來有了高質量的鐵礦石,才能夠煉出高質量的鋼鐵,才能造出高xìng能的機械,才能造出高威力的槍炮,才能擁有高速的鐵甲艦……。因此,胤禟心目中早就有了三個高品位鐵礦的目標安南、印度、澳大利亞。
結果沒想到的是鐵匠一個沒招到。不過xiǎo安子倒也沒有空手而回。而是按照胤禟的次一級招募目標醫生、各類工匠。但是胤禟也特別jiāo待,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傳教士就敬謝不敏了。結果最後醫生也沒招到。而由因為不招傳教士的限制只招到了三個人。一個是西班牙人艾米利奧。馬丁內斯,三十三歲,自稱是造船世家。不過看起來更像一個破落的流làng漢。一個是來自米蘭的二十八歲的安德魯。魯菲尼,自稱是一名玻璃工匠,聲稱是受到了貴族的政治迫害,才含淚離開米蘭。不過據說他是因為讓某伯爵夫人懷上了他的後代,才被追殺,不得不流落到此。最後一個來自英格蘭的三十五歲的約翰。史密斯。這位姓史密斯的傢伙很可惜他的爺爺是鐵匠,而他自稱是一名造炮師(英國人在很長一都時間都只有名沒有姓,普通百姓很多到了十六世界才有了姓氏。其中有些姓氏來自某些身份或職業Smith
史密斯即鐵匠)。據他自己說他是受到了新教的迫害才離開英格蘭來到亞洲。不過據別人說這位約翰乃是一個爛賭的賭棍,因為欠下鉅債,不得不逃之夭夭。
不過可惜的是荷蘭人不肯出售火炮。理由也很簡單,他們不想得罪亞洲的霸主——大清帝國,因此除非是滿清需要購買,否則他們不會把任何火炮出售給中國人。如果只是需要火槍他們倒是可以考慮一下,只是價格要高一些。
xiǎo安子只好悵然而歸。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三個歐洲人的來到,給了胤禟不xiǎo的幫助。
艾米利奧是不是西班牙的造船世家無可考證,不過他的確設計出了典型西班牙風格的大桅帆戰船。船身趨於狹長,在吃水線上方有個較低的撞角,用來衝撞敵船。戰船上有三個桅杆,上面裝有橫帆。船頭船尾建有船樓,水線以上的船體裝有多mén輕型加農炮。在主船體上則可安裝一排大型加農炮。這種西班牙大桅帆戰船,具有遠距離海上航行的適航能力。而且因為它裝有橫帆,且索具上安裝了便捷的滑輪組,所以在風力不是很巨大的情況下,它可以逆風而行。
這種設計也體現了這個時代的西班牙人對海戰的理解。在遠距離先用輕型加農炮對敵艦shè擊,主要作用為殺傷敵艦的作戰人員。等距離接近時,用大型加農炮對敵船進行摧毀。又因為此時使用的還是黑火yào作發shèyào,而重炮的炮彈基本都是實心彈,所以威力有限,通常很難直接使敵艦的船體破裂,因此主要目標為敵方的桅杆。等到目標繼續接近,再伺機用撞角撞擊敵船。同時隨船士兵們cào起長矛或短劍利用纜繩等登上敵船,進行一場短兵相接的搏鬥。
因為此時的火炮的威力以及準確度都非常有限,因此西班牙人戰船的設計可以說是基本代表了歐洲人豐富海戰經驗的體現。這種設計也得到了歐洲其他各國的認同和效仿。唯一與西班牙戰艦有不同的就只有英國。英國人更重視舷側炮,認為舷炮的應用可以徹底改變海軍戰術,因此越來越重視發展適合裝備遠shè程炮的戰船而不再注重攻佔敵船的這種歷史傳統作戰方法了。也因此,英國戰船位於戰船頭尾的船樓變得越來越矮。不久,船頭上的撞角徹底取消了,而戰船中重型炮的比例則在不斷的穩步增長。
當然,單以西班牙和英國的戰船設計來說,實在不好說誰優誰劣。甚至公平的說西班牙人的戰船設計更符合這個時代的武器特點。但是英國的海軍還有一樣秘密武器。那就是齊shè。
在同西班牙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