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江湖上都以“髯神判”呼之。
凡是“髯神判”足跡所到之處,當地綠林人物,無不退避三舍。
但他自遭人暗算,變成聾啞殘缺之後,性格也隨著大變,以往,他很少在一處住過一月時間,整年在江湖上走動,浪跡飄萍,行蹤難測,再加上那一身飛行絕跡的輕功,一夜間,有六七百里的腳程,忽東忽西,神出鬼沒,的確使一般綠林人物防不勝防,但自從他遭暗算之後,立時絕跡江湖,隱居在黃山始信峰後,十五年中未離過黃山一步。
這次,傅玉琪奉了師父之命,趕赴武昌,奪取靈蛇寶“髯神判”因和這小師弟特別投緣,才破例下山,偕行相護。
不想靈蛇寶未奪到手,傅玉琪反中了“金翅蜈蚣”奇毒。
“髯神判”一見師弟受傷,心中十分焦急,後經傅玉琪用手勢告訴他陸天霖是精通醫理之人,江湖上尊稱為“聖手醫隱”可替他療治毒傷,幾人隨即一起到那古剎中去。
後來,他目睹陸天霖要用金針過穴之法,洞穿傅玉琪十二大穴,心中異常難過,他過去本是聰明絕頂之人,只因受人暗算,才落得個殘缺之身,人也變得呆了,這一急,陡然憶起“東嶽散人”的“人面蜘蛛”可吸百毒,因為當時情景,異常危迫,陸天霖舉針待下,間不容緩,他又不能開口說話,心頭一急,陡然出手,逼退了陸天霖,把玉琪挾在肋下,狂奔出那古廟,連夜趕來東嶽。
他昔年未受暗算之前,因慕“東嶽散人”之名,特地尋到“紅葉谷”去,正好,那時“東嶽散人”愛女青衣龍女唐鳳君和“玉崑崙”白濤,因相愛激怒了“東嶽散人”唐一民,把白濤和唐鳳君逼在一處山谷中,要白濤接他三劍,如能夠接下,即放兩人下山。
“玉崑崙”雖知“東嶽散人”為當代武林中翹楚,十三式伏魔劍獨步天下,但因愛青衣龍女太深,豁出性命不要,竟當場答應下來。
站在一側的唐鳳君,深知父親功力,和那十三式伏魔劍招的奧妙,當時嚇得面無人色,搶幾步跪在“東嶽散人”面前,哭求父親饒恕兩人。
哪知唐一民生性冷僻,平時雖然極愛女兒,但在怒火衝心之際,對女兒啼哭泣求,不但毫不動容,反而一腳把唐鳳君踢了兩個跟頭。
“玉崑崙”目睹愛侶受傷,心中大怒,橫劍朗聲說道:“你既和我定下三劍之約,何苦再為難自己女兒?”
唐一民聽他出口激傷,怒火更盛,舉手一劍劈去。
白濤果然不閃不避的,舉起手中兵刃,硬接了“東嶽散人”一劍。
這一劍只把“玉崑崙”震退三四步,才拿住樁。
他功力雖然不敵,但鬥志卻旺盛異常,側臉望了唐鳳君一眼,朗朗笑道:“伏魔劍法果然不錯,老前輩發第二招吧!”
唐一民聽他一激,第二劍又加了幾成勁力,劍勢如排空巨浪般,當頭壓下。
“玉崑崙”用盡平生之力,舉劍一封,又硬把第二劍接下。
這第二劍較第一劍力道又加了很多,白濤雖然接下,但已被震得五腑血湧,兩耳長鳴不絕,頭暈眼花,幾乎栽倒。
“東嶽散人”看他果然能硬接了自己兩劍,不禁微微一怔,這第三劍關乎著他和愛女的離合,不但運集了畢生功力,而且又用十三式伏魔劍法中四大絕劍之一的“天網羅魔”誠心把“玉崑崙”擊斃劍下。
哪知他劍勢剛剛出手,突聞唐鳳君在一側大聲叫道:“爹爹!……”
“東嶽散人”不自主轉臉一看,只見唐鳳君手中執著耀目的匕首,放在胸前,不禁心中一動。
就這一分心神,劍勢威力大減,這一招“天網羅魔”的奧妙,也不能發揮出來。
“玉崑崙”卻用盡餘力,舉劍接下。
唐一民雖經愛女一喊,分了心神,但他功力深厚,隨手一劍,就威猛無倫,何況這一劍又是運集了畢生功力而發“玉崑崙”白濤被他狂飈掠空般的劍勢,震飛出去八尺遠,兵刃脫手,口中噴血,如果,不是唐鳳君那一喊分了“東嶽散人”心神,這一劍勢非把“玉崑崙”
劈斬劍下不可。
白濤雖然身受重傷,但他心中卻歡愉得很,不顧本身傷勢,一躍而起,拜伏地上,道:
“小婿承岳父大人手下留情,才能幸擋三劍。”
“東嶽散人”冷哼一聲,道:“哪個是你岳父,你再胡說八道,當心我把你立斃劍下。”
這時,青衣龍女唐鳳君,也一躍到了父親面前,盈盈跪倒,求道:“爹爹,你就認了他吧!”
“東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