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僧的力量救出母親。目連按照如來說的去做了,結果真的救出了母親。於是,目連就問佛祖,其他人是否也可以這樣,集百味,施捨於眾僧,然後就能夠救出自己的母親呢?佛祖告訴目連任何其他人,只要他一心向佛,採取同樣的方法,一樣能夠救出自己的母親。
可以看出,這部《盂蘭盆經》在勸人信佛的同時,教人盡孝。
《盂蘭盆經》傳到中國後,人們就把七月十五這天設成了一個節日,中元節(和正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稱三元)。到了這天,無論僧俗都會參加。活動有做法事、還願、答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從現在記載的文字看,其大部分是描述中元節這天佛教教徒做法事的場面,和懷念父母之恩的作品。
剃髮不孝?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國在南北朝時期,寺廟真的是多如牛毛。因此,做和尚的也非常多,而做和尚就要剃髮。中國的傳統觀念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在當時就發生過好幾次要不要剃髮的辯論。認為不該剃的,是覺得佛教與中國的傳統孝道是背道而馳的。雖然當時的辯論不只是說應不應該剃髮的問題,但是卻因此而成為反對者最有力的一個證據。因為出家是一種迴避、隱居,這樣,父母就沒人孝養了,君王也沒人去輔佐盡忠(忠是孝的另一種表現)了。當然支援出家的人也有他們的理由,或者說是佛門自己的看法辯解。梁釋僧佑編輯的《弘明集》中有這樣的論斷:
傳統的孝道說割股療親是孝道,但是割股療親是很嚴重的毀傷行為,而剃髮只能算是小兒科的毀傷行為。何以剃髮就不孝,而割股療親卻是孝呢?
牟蓉又引用孔子的話說:“可與適道未可與?權所謂時與宜施者也。”意思是說是否合乎道理就不要講了,主要是看當時的具體情況,要因時因地制宜,不可死守規矩不知道變通。牟蓉以此來駁剃髮不是不孝,很有說服力。問題是風俗習慣是沒多大道理的,從古以來人們認為,割股療傷是孝,而剃髮是不孝。
孝的意義—開宗明義章第一(7)
曾子愛惜身體曾子也就是《孝經》的作者,“二十四孝”中就有他的故事。他作為一
個孝子,非常愛惜自己的身體,到死都念念不忘要讓自己的體膚完好。曾子臨死前,只牽掛兩件事,一件事就是易簀,簀就是睡覺的竹蓆。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對於孔子所提倡的禮制從不怠慢。臨終前,季孫賜給曾子竹蓆,曾子未來得及換上就已經動不了了。按照當時的禮制,人死之時應當壽終正寢,對於曾子來說死在竹蓆上,表示死得很莊重。曾子當時就要求更換竹蓆,兒子曾元認為不可,原因是曾子當時的身體翻動已經很困難了。曾子堅持要換,認為這樣不更換竹蓆的話,就此死掉是違反禮制的。於是曾元,曾申和當時在旁邊的他的弟子,將曾子移到了竹蓆上了。曾子經此一翻身就很快離世了。
另外一件讓曾子牽掛的事就是臨死前身體髮膚要完好無損,這也是當時作為孝子,必須做到的孝道行為之一。他對當時在他身邊的學生說:“啟予手,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曾子的意思是要弟子掀開席子,看看作為老師的他在死時,身體是否依然完好。曾子一輩子為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一生都小心謹慎。為此他引用《詩經》中的名句,來表示自己這一輩子保護自己、愛惜自己,也藉此告訴弟子作為孝子至死都要使自己的身體不被損害。他的弟子子春謹記他的教誨。後來當子春的腳受傷的時候,他很小心謹慎,連續多日不出家門,以至於連他的學生都感到不可理解。
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
【經言札記】
孝的真諦是什麼?孝其實就是一種能讓人類好好延續的品格,起著教化社會風氣的作用,所以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現在人說“選好丈夫於孝子之門”……
【故事演繹】
品德的鑄就從孝敬父母開始
茅容,字季偉,東漢河南陳留人。茅容是個實實在在的莊戶人,靠自己辛勤的勞作奉養母親。有一天,在他耕種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雨,他被困在了一棵大樹下。其他來躲雨的人都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談吐粗俗,只有茅容一人穿著整潔,坐姿端正。這時,名士郭林宗恰巧路過此地。郭林宗博通經典,弟子眾多。他發現茅容氣質不凡,就主動與茅容交談,結果二人非常投緣,相談甚歡,不知不覺中天已經黑了。於是,郭林宗隨茅容回家住宿。次日清晨,郭林宗見茅容殺雞燉湯,以為是要款待自己,沒想到茅容卻把燉熟的雞分成兩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