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猛心中,華安的心胸、威信、才能皆足以勝任君主,但就是太過愚忠,太過善良,不能從更高的角度考慮問題,這讓王猛著實有些失望,並心憂不已。
鄧羌聞言,抱拳道:“王將軍放心,末將會立即聯絡鄴城和臨水城的各位將軍,共同商議此事,只要眾將領全都下定決心,就算華將軍不答應也不行了。”
王猛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有鄧將軍這句話,本將就放心多了,大軍明日一早出發,傍晚之前應該就可以抵達鄴城了,到時候,鄧將軍可與諸位將軍一同謀劃,本將會親自勸說華將軍的,我等一同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好,一言為定。”鄧羌與麾下眾將輕聲應道。
隨後,鄧羌麾下的將領離開中軍大帳,返回各自的營帳準備,而王猛則留在中軍大帳,與鄧羌商議進一步的行動細節。(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
在鄴城的蔣幹軍大營,主將蔣幹在收到臨水城將領送來的緊急情報後,顯得異常的焦慮,這些日子,他目睹了鄴城晉軍的軍心渙散,卻沒有想到臨水城的晉軍更是一度出現了譁變的情況,並正在向鄴城方向撤退。
而如此一來,他麾下的兩萬大軍面臨的壓力就非常的巨大了,一旦燕軍主力發起進攻,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蔣幹當機立斷,派遣心腹親兵傳令,讓臨水城的兩萬主力大軍立即撤回鄴城,僅留下五百輕騎虛守城池。
在中軍大帳之中,蔣幹剛剛下完命令,又一名斥候送來了晉軍鄧羌軍團,離開林慮城,正向鄴城快速行進的訊息。
蔣幹聞言更是大驚,這樣一來,晉軍十一萬大軍就將齊聚鄴城,對於晉軍十一萬兵馬向鄴城齊聚的企圖,蔣幹自然可以猜出個大概,那便是向主將華安請命,對大晉朝廷施加壓力,奪回屬於自己的利益。
此時,魏國勢力在逐步萎縮,並不得不向大晉朝廷稱臣,蔣幹突然覺得,若是華安與麾下的主力大軍,全面與大晉朝廷決裂,對大魏國來說,也許是一件好事,只要大晉內部發生王敦、蘇峻這樣的動亂,大魏國便有機會出兵南方,佔領南方的土地,從而掉過頭來與燕代聯軍對抗,進而統一天下,實現冉閔未曾實現的願望。
為此,蔣幹決定攜麾下五萬大軍,全面支援華安的反叛。並親自前往華安的中軍大帳,遊說華安反叛大晉朝廷。
一日後,駐守臨水城的六萬晉軍,與駐守林慮城三萬騎兵,幾乎同時抵達鄴城,並在鄴城的郊外紮下大營。
鄧羌與麾下部將,立即前往陳破虜、陳滅胡的大營,並坐在一起商議擁立華安的事情,而王猛則立即進入鄴城,準備勸說華安脫離大晉的控制。
由於華安平時很善待士卒。並且賞罰分明。因此,當鄧羌提出擁立華安為君的建議後,陳破虜與麾下的將領全都沒有異議,並同意了鄧羌的提議。決定立即聯合起來。儘快擁立華安。
王猛在進入鄴城之後。便直奔華安的中軍大帳而去,而此刻,華安正在中軍大帳之中。聽取心腹斥候的秘密彙報。
此時,華安雖然身處中軍大帳之中,但對於麾下將士的一舉一動都非常的清楚,並得知了他們的企圖。
雖然麾下的將士皆是一片良苦用心,但華安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他不但要考慮大晉朝廷的態度,同時也要考慮燕國的威脅,以及代國、涼國可能做出的反應,因此,內心有些七上八下的。
“將軍,王將軍已經到了轅門。”就在這時,王猛已經到了華安的大營。
華安自然得知了王猛離開長安的訊息,於是使了個眼色讓斥候立即離開,並背身負手而立,等待王猛的到來。
王猛在進入華安的大營之後,立即下馬步行,並大步走向華安的中軍大帳,見一名士兵低著頭走了出來,不免多看了幾眼。
“將軍。”王猛進入中軍大帳, 抱拳打了聲招呼。
華安連忙轉過身來,故作驚訝的看向王猛,吃驚道:“王將軍,你怎麼來了,快,請坐。”說著示意王猛坐下。
王猛擺了擺手,抱拳道:“將軍,屬下急著前來鄴城,是有急事要面見將軍,就不坐了。”
華安自然知道王猛所說的急事是什麼,於是也不勉強。
“將軍,如今朝廷先是貶去了將軍都督益州和梁州的軍務,緊接著便派遣大量的官員,排擠將軍扶持的親信,並大肆兼併百姓的將士們的良田,將我們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關中,搞的一團糟,這些將軍可曾知曉?”王猛看向華安,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