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這兩條線各有利弊。第一線途經中央機關多,交通量集中,修了地鐵後對防空和交通都能起到很大作用,但不能連線京西北。第二線則可以連線京西北,但頤和園一帶客流少,對平時的交通影響不大。而且,北京西北郊的地質條件不如西郊,第二線施工起來比第一線更復雜。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先修建哪條線呢?無論從施工,還是交通角度,蘇聯專家都認為,第一線比較好。但在“戰備為主,兼顧交通”的總原則指導下,北京市委向中央提交的報告,還是傾向於先建第二線。

到1959年,這兩條線又有了一些調整。第一線變為,北京站至石景山,途經東單、文化宮、中山公園……沿長安街一直到石景山。第二線總體不變,只是擬在中山公園站建一個上下換乘的中轉站,把兩條線連線起來。

這兩條線的規劃,顯然與後來的地鐵一期工程有很大出入。“地鐵一期工程是明挖,別的地方無所謂,天安門廣場總不能‘大開膛’吧?”上世紀60年代就參加地鐵籌建的柏賢華這樣解釋,“所以一期工程東西線只修到了復興門,為了能與北京站相連,又依城牆走勢修了復興門到北京站一段。”至於一度被看好的第二線,由於資金和客流問題,被放棄了。不過,柏賢華認為,北大的反對也起了很大作用。“規劃中,第二線直穿北大校園,如果明挖,北大將被分成兩半。當時,北大上書中央,反對這個方案。”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初繪地下交通網(2)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規劃早已擬定,時隔40多年,施工中的北京地鐵4號線,正實現著這條斜穿北京東南—西北的線路。

深埋淺埋之辯(1)

規劃進入實質階段後,另一個選擇擺在中國領導人面前:是學習蘇聯地鐵全線深埋入地面60米以下,還是像大多西方國家那樣淺埋在地下5至12米?這個看似簡單的選擇題,在籌建地鐵的十幾年當中,竟然幾經變化。

1956年開始,地質部901大隊負責地鐵建設的地質勘探工作。勘探結果表明,北京西部的地下黏土層在地面40米以下,東部則在120米以下,而地鐵最好是修建在不透水的黏土層中。根據北京的地質特點,一些蘇聯專家主張北京地鐵學習蘇聯全線深埋。

深埋比淺埋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投資也大。這些人力、物力的投入,對於剛剛成立不到10年的新中國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但從戰備考慮,深埋比淺埋具有很多無法比擬的好處。

儘管有諸多困難,但在“戰備為主,兼顧交通”的總原則下,北京地鐵還是確定為深埋。

建國之初,我們的城市建設往往與戰備緊密聯絡。最典型的例子是對長安街寬度的爭論。當時,很多人對長安街100至120米的寬度提出質疑,批評這是“大馬路主義”。建築學家梁思成曾幽默地說:“西長安街太寬,短跑家也要跑十一秒鐘,一般的人走一趟要一分多鐘,小腳老太婆過這條街道就更困難了。”但另一方面的觀點,卻認為這個寬度很合適,一旦戰爭爆發,長安街可以作為飛機跑道。

對於地鐵這個“戰備工程”,滿足戰備要求自然是首選。

1958年,北京地鐵考察團赴蘇聯和東德考察,並要求蘇方對帶去的路網規劃和埋設深度兩個問題幫助審議。

對於路網的方案雙方意見比較一致。但對埋深問題的看法,卻發生了微妙的分歧。蘇聯專家竟然一致推薦淺埋。

回國後,考察團向中央有關方面作了彙報。令人吃驚的是,雖然中央瞭解“深埋”的困難,但仍決定北京地鐵全線深埋於地面150米以下。

1959年,北京地鐵設計處的專家們開始對深埋方案展開設計。設計中,他們發現困難遠比之前預想得大。根據新的地質勘探資料,北京地下岩層有較厚而破碎的風化層,地鐵的實際埋深將超過原來估算的深度。地鐵北京站埋深將達到160米,而紅廟附近將達到200米,相當於60層樓那麼高。“這樣的深度,電梯的長度至少要400米。這種超長電梯,我們根本無法生產。供電中斷怎麼辦?電梯出現故障怎麼辦?乘客根本出不來。如果遭到破壞,漏水,就更麻煩了。”時任工程處總工的謝仁德老人,已經95歲,他在京西的寓所艱難地向我回憶著40多年前的往事。雖然敘述斷斷續續,但我仍能感受到他當時的焦慮。

深埋淺埋之辯(2)

後來,設計人員們不得不把目光重新集中到蘇聯專家建議的“全線採用防護性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