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他每天都要捻燈芯,祭祀時要保證酸奶的味道、白酒的醇香,還要把綿羊乾乾淨淨煮出來。“如果哪兒沒做好,聖主會不高興。”憨憨的漢子憨憨地說。

祭祀的高潮是分享煮全羊、饊子、空殼餅、糖塊。吉仁巴雅爾等人三下五下就把一隻整羊分成了小塊,供品也從供桌上撤了下來。人們一擁而上,搶到手裡、吃到嘴裡的,都被視為是成吉思汗賜予的福祉。難得的是擱了足足一個月,羊油饊子還能保持酥脆,如果再泡進鹹鹹的奶茶中,那就是達爾扈特人最愛的零食。

薪火相傳(1)

對達爾扈特人而言,祭祀成吉思汗的重任不亞於守護。祭祀的內容,700多年來都是牙門圖德家族的秘密,直到上世紀80年代之後,才有研究論著陸續問世。為這事兒,蒙古族最後一位王爺奇忠義還衝當時的“太保”古日扎布發了一通火:你們缺錢我可以給,為啥要把老祖宗的東西洩露出去?古日扎布大叔至今都覺得冤枉:“那會兒國內外的記者都來報道祭祀,人家拿著攝像機、錄音機、照相機,很容易就拍錄下來。時代變了,什麼東西還能藏得住呢?”

也多虧了古日扎布大叔的無奈,才使外界能夠對這種古老而神秘的儀式有個大致瞭解。不過,翻開任何一本介紹成陵祭祀的書,絕對能讓人看得眼暈,祭祀的繁多與繁瑣程度遠遠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按照學者們的說法,成陵祭祀源自古老的薩滿教,並完全保留了13世紀以來蒙古帝王祭祀的傳統。各個白宮或神器都有不同的祭祀方式,單說最重要的聖主祭祀,就包括了日祭、奉祭、月祭、季祭、祝福祭、公羔祭、臺吉祭、香火祭。日祭在每天清晨舉行;月祭在每月初一、初三舉行,“下五百兩祭”就是月祭之一;季祭最為重要,農曆三月二十一是春季查干蘇魯克祭,五月十五是夏季淖爾祭,九月十二是秋季斯日格祭,十月初三是冬季達斯瑪祭,統稱為“四時大祭”……除了日祭和奉祭,一年中大大小小的祭祀加起來有三四十次。其他的不論,光祭詞就分了祭文、祝頌詞、祝禱詞、分福分詞等等,流傳至今的祭詞還有50多部,5000多行。牙門圖德全得背會,一字不許差。

這就難怪古日扎布大叔“一肚子苦水”。父親去世後,他成了“太保”的唯一繼承人,要學會12首祭歌。這可不是一般的難學,除了用蒙古語演唱的最後一首之外,其餘11首祭歌都是連牙門圖德也難解其意的“蒼天語言”,所以被稱為“天歌”。各國學者們對此大為不解,專門錄了音回去研究,古波斯語、古土耳其語、古突厥語地猜測了一氣,最終也沒有定論。

學“天歌”全憑下工夫死記硬背。古日扎布大叔小時候,為了學“天歌”,被爺爺逼著退了學,說是“不學會這個就不讓你上學”。每天清早和夜晚,就見一老一小,一前一後,往沒人的沙漠裡走。小古日扎布實在厭煩了,有次趁著爺爺在前面越離越遠,自己調頭悄悄溜回了家,結果第二天爺爺就找上門來,手裡晃著皮鞭子……休學一年多,小古日扎布才算勉強透過了爺爺的考試,即便這樣,爺爺去世前仍有遺憾:“你還有點不行,但我也沒能力教你了。”當小古日扎布就任“太保”,第一次在大祭中打響馬頭板、唱起“天歌”時,他只有14歲。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薪火相傳(2)

如今新一輩的達爾扈特子弟,為了繼承祖祖輩輩的事業,則需要經歷更多的割捨。回到成陵工作前,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職業:種地、放牧、經商、搞聲樂、當領導……王力東原來在供電所當所長,單位效益好,職工收入不錯,人人羨慕;現在他是管委會民族事務和文物局局長,坐在冷板凳上硬逼著自己搞起祭祀《金冊》的研究編纂。辛苦不說,工資還減了半。哈斯畢力格他們幾個,都是三四十歲的人了,還得暫別妻兒,跑到呼和浩特的內蒙古師範學院進修歷史和普通話,有時上午剛上完兩節課,就得馬上奔到汽車站坐六七小時車回成陵,趕著參加祭祀,確實非常不容易。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成吉思汗墓葬之謎(1)

就在達爾扈特人埋頭恢復祭祀的20多年裡,國內外學者對成吉思汗的研究也由冷趨熱,尋找成吉思汗墓地的熱潮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有人會問:達爾扈特人忠心守護的“八白宮”,難道不是成吉思汗的墓地?這得從古老的蒙古族喪葬文化說起。

蒙古人早期信奉薩滿教,不重視逝者的遺體,但相信靈魂永存。他們會在親人彌留之際,將一團白駝毛放在他的口鼻處。留下親人最後一口氣息,也就留下了親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