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時頭頸、軀幹和腳的縱軸在同一垂直線上;肩稍寬,頭、軀幹、四肢的比例以及頭、頸、胸的連線適度。 肌肉美在於富有彈性和協調。過胖過瘦或肩、臀、胸部的細小無力,以及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的身體某部分肌肉的過於瘦弱或過於發達,都不能稱為肌肉美。 膚色美在於細膩、光澤、柔韌、摸起來有天鵝絨之感,看上去為淺玫瑰色的最佳。 美麗身體面面觀 人體美 人體美,尤其是女性人體的曲線之美,使人類對人體形成了以S曲線變化為核心的共同的審美情結,這流轉起伏的曲線,是有節奏和諧的動感美。如人體的背面,從頭部到頸部有一種凹進的弧度,接下去,在雙肩處有一外伸的傾向。而從胸廓伸向臀部,則有一對雙曲線,它們在大腿開始的地方停住,從大腿到膝蓋這一段,有一個輕微的起伏,再下去在小腿上面又是一個外伸的傾向,然後下降到腳踝,這一系列微妙的起伏再由光與影的分佈,從而構成了一幅美妙動人的畫面。這些在人體上變化、活動著的曲線,猶如高潮迭起、跌宕有致的交響聲樂中的和絃。人體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對稱性。美國科學家曾對幾百名男女大學生身體的對稱性進行過測量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對稱性最好的男女學生,開始結交異性的年齡要比對稱性最差的同齡人早3-4年,此外,他們還發現,身體對稱性好的男性,除了面容較富吸引力,其性格也往往強於同齡人,他們的肌肉較發達,運動能力較強,個性較富支配性,幾乎都是受到同伴歡迎的人物。 人體美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標準性。許多容貌俊美的人其身材和容貌特徵往往都取人群的平均值。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現象有生物學上的合理性,因為從遺傳學的角度看,這樣的特徵攜帶有害突變基因的可能性最小。 A、尊嚴的頭 人體美的弦律是由人體各部的音符組成的一首和諧、美好而洞庭的樂章的話,那麼,人體頭部的美就是這一樂章中輝煌而宏亮的高音,猶如俯瞰大海的燈塔。 人類頭形美的基本要求是:橢圓球形,五官端正。理想的頭形長與寬的比例應呈34:21,這一比例正好符合黃金分割律。 B、秀髮 女性的一頭飄逸柔順的秀髮,能平添無限風韻和魅力。古人認為女性的頭髮以稠密、光滑、烏亮為美的基本條件,蓬鬆、捲曲、柔軟,更能使秀髮有動態的美。頭髮是人類種族的標記,以秀髮如雲、青絲如黛為美。 女性美的一半在頭髮。女性慣於在有意無意之間,展示她們秀髮的美態。王實甫曾描寫的“羞羞答答不肯把頭抬,只將鴛枕捱,雲鬢彷彿垂銀釵,偏宜鬏兒歪。”以及“斜倚側坐還端正,但見釵環顫不休”等,都是描寫女性透過姿態以美髮示人的舉動。 C、心靈的鏡子——臉 人的臉千差萬別,不光因為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的大小,形狀和位置不一樣,還因為臉形的不同。古代中國人曾形象地用幾個字來表示人的臉型:田、國、甲、由、申、風、福。“田”字臉,就是方臉;“國”字臉,臉長,像長方形,俗稱馬臉;“甲‘字臉,像鵝蛋,又叫鵝蛋臉,唐代的美女多為這種臉型;“由”字臉,上面小,下面大,近似三角形;“申”字臉,也叫橄欖臉,這種臉下巴尖,腦門尖,顴骨大;“風”字臉,下面大,上面窄,像梯形;“福”字臉,顴骨高,下頜高,腦門高,鼻子凹,眼睛凹,是多角臉。 臉上的複雜而多變的微妙表情在言談舉止中是舉足輕重的,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心理學家認為,在人表達的全部感情中,言語只佔7%,聲音佔了38%,而面部的表情則佔55%。正如18世紀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所說,一個人“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換言之,臉部就是心靈的舞臺。 臉部是人類情緒的晴雨表。馬克·吐溫說:“人類是唯一會臉紅或必須臉紅的動物。”臉紅基本上是人類顯示童貞的顏色訊號,而驟然臉紅則是發怒的前奏,極度驚駭或馬上要發動攻擊時則會面色蒼白。女人喜歡男人神情專注,具有思想性格的面部;男人則比較喜歡女人具有幻想、富於同情心的面部表情。 正常的人臉部有6種基本表情,那就是:厭惡、憤怒、害怕、高興、悲傷和驚喜。畫家徐悲鴻則把表情歸為“喜、怒、哀、懼、愛、厭、勇、怯”8類。 D、美目傳情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視窗,眉毛是情緒變化的訊號。80%的資訊是透過這“眉宇眼波”流通傳播的。美人的美人的眉毛恰似柳葉、新月,又被稱為春山、臥蠶。美人的眼睛清澈明亮,似杏兒、丹鳳,如秋水、秋波,靈靈有神、楚楚動人。 我們眼神的中央,有一圓形的瞳孔,它的作用相當於照相機的光圈,能根據外界的光線強弱變大或縮小。有趣的是,當男青年看到眉毛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