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即顴骨部位突出,臉頰顯得有稜有角。 ●身材要瘦的得當,西方美女豐胸和翹臀是不能少的。 ●東方人看好的細膩性肌膚是構成東西合璧型美女的基本元素。 ●除了母語,至少要掌握其他的一門語言,英語尤其重要。所以,當她穿上義大利的民族服飾時,儼然是一個活脫脫的西方人,但如若換上印度沙麗或中國旗袍,其東方韻味便自然而然的呈現。 不久前,加利福尼亞一名整容師V·福山在一家雜誌刊登出廣告,畫面上是一位十分美麗的年輕女子,站在一輛紅色法拉利跑車旁邊,這位美女有著高聳的胸脯、平坦的小腹、緊繃的臀部和長而光滑的雙腿。在畫面上端用大字寫著:“法拉利製造汽車,福山製造美麗身體。”廣告上的這位美麗女人,應該就代表著當代歐美最理想的美人形象。 無處不在的黃金分割 古希臘著名的學者畢達哥拉斯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就提出了“萬物皆數”的重要觀點。他發現“和諧能夠產生美感效果,和諧是由一定數的比例關係中派生出來的。”“黃金分割率”就是和諧比例關係的其中之一。他發現1:和1∶這種固定的比例十分優美,因而稱之為“黃金分割率”。它所帶來的不僅是一個人們普遍認為美的比例,而是對數字、藝術與人類自身關係的思考。 為什麼1∶具有美感效果? 在古希臘人看來,健康的人體是最完美的,其中存在著優美、和諧的比例關係。人體的和諧與宇宙萬物的和諧“同聲相應”,相似默契。這種相應和默契依據人類自身的特徵和規律進行主動感受和尋求才能獲得;由此而產生對和諧的美的感受。畢達哥拉斯高度凝練為一句話即:“人是萬物的尺度。” 人體美學中的黃金分割 自古希臘開始的“黃金分割律”思想萌芽,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達。芬奇等大師引入了人體研究。 大師們發現,一個長方形的長邊(a)和短邊(b)的比例,若與兩邊之和(a+b)與長邊(a)的比例相等;即:a:b=(a+b):a。這個長方形就具有多樣的統一,且輕重勻稱。許多美學實驗證明,多數人喜歡這種比例,認為最合乎美感的要求。這個比例是一個常數,等於5比3,或8比5,或13比8。現實生活所見的照片、銀幕、電視熒屏和很多藝術品也都呈現這種比例。 好萊塢巨星如奧黛莉·赫本本學者們認為是擁有一張非常附合“黃金分割律”的臉龐,幾近完美。 圖片:奧黛麗。赫本 近年來,在研究黃金分割與人體關係時,發現人體黃金分割因素包括4個方面: 1、18個“黃金點”,如臍為頭頂至腳底之分割點、喉結為頭頂至臍分割點 、眉間點為發緣點至頦下的分割點等; 2、15個“黃金矩形”,如軀幹輪廓、頭部輪廓、面部輪 廓、口唇輪廓等; 3、6個“黃金指數”,如鼻唇指數是指鼻翼寬度與口裂長之比、唇目指數是 指口裂長度與兩眼外眥間距之比、唇高指數是指面部中線上下唇紅高度之比等; 4、3個“黃金三角”,如外鼻正面觀三角、外鼻側面觀三角、鼻根點至兩側口角點組成的三角等。 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維克托。約翰斯頓發現,人們所喜愛的女性面孔大多是這樣的:前額高闊、嘴巴豐厚、下鄂精緻、鼻子和下巴小巧,眉毛以下所佔比例明顯小於平均數。女姓對身段的追求,有一點古今不變——人們對女性的腰臀比例:大約。女性的身段三圍比例90:60:90,就是所謂“魔鬼身材”。 就有得州大學心理學家德·辛格蒐集1922年至1990年《花花公子》中跨頁女郎和“美國小姐”的三圍尺碼計算,發現不論哪個時代,美女的腰臀比例都保持在的比例範圍內。 黃金分割的直觀量化標準 1、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比8,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2、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一半。 3、腰圍:在正常情況下,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厘米。 4、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於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厘米。 5、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厘米。 6、小腿圍:在小腿最豐滿處。小腿圍較大腿圍小20厘米。 7、足頸圍:在足頸的最細部位。足頸圍較小腿圍小10厘米。 8、上臂圍:在肩關節與肘關節之間的中部。上臂圍等於大腿圍的一半。 9、頸圍:在頸的中部最細處。頸圍與小腿圍相等。 10、肩寬:兩肩峰之間的距離。肩寬等於胸圍的一半減4厘米。  
第二章美女標準:道可道,非常道(5)
骨骼美在於勻稱、適度。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