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應做了一個實驗,發現如果給一個人提供三個選擇的機會,選擇中間的機率總是比較高。並且,選擇的機會越多,當事者就會越迷茫,最後就出現了“看花眼”的現象。柏拉圖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說:“你到麥地裡不能回頭地走一遭,摘一個最大最好的麥穗。不過,只能摘一次。”
柏拉圖聽了,信心百倍地去了麥地,他覺得這個要求簡單極了。但是他去了很長時間,回來的時候,卻兩手空空。
在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摘到麥穗時,柏拉圖說:“我看了很多的麥穗,有的看上去很不錯,但是又不知道是不是最好,加上只有摘一次的機會,所以就放棄了,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結果到了麥地的盡頭時,也沒有摘一顆麥穗。”
蘇格拉底說:“這就是愛情啊。”雖然麥地裡有無數個麥穗,但是,選擇來選擇去,最後,柏拉圖的手裡卻是一無所有。愛情就像麥田裡的麥穗,每個人都想挑最好的,但是最後卻總是因為選擇不出最好的,而出現了兩手空空的結果。
在一個對1000名“剩男”“剩女”的調查中,調查者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這些調查物件中,被別人看上,自己看不上對方的人,達到76%;而看上別人,主動表示好感的,僅僅14%。這就是被“愛情麥穗”挑花了眼睛。在三分之一效應的作用下,拒絕了最初的愛情,想著以後有更好的,結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