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太需要傻子。”他的話有些酸楚,潛臺詞是大家都太聰明、太算計得失,沒有誰像他一樣“傻”,能捨得一身剮,也要把皇帝拉下馬。
類似邱毅這樣的“傻子”歷史上還有一個,那就是譚嗣同。他一句“古今變法沒有不流血的,流血先從嗣同始”的豪言壯語令人欽佩之餘,也讓人感慨:中國自古聰明人多而“傻子”太少。
不過,我們講的能同甘的智慧不是這類長於算計的聰明。因為算得再精準,也難擺平人心的不平衡。相反,斤斤兩兩、緇銖必較,往往會沖淡創業過程裡積蓄的情誼,嚴重的甚至會反目成仇。
如果一個人能看透塵世,明白富貴如浮雲,並不真切,此乃高境界。有此境界者,你讓他計較都難。
但是,畢竟有此境界者是少數。因此,到分紅、分髒的時候,就要靠智慧。所謂智慧,其實就是一種識得進退,看淡得失的豁達。比如張良,論功勞,應不亞於蕭何、韓信,但是論功行賞時,他選擇了最貧瘠的土地,且及時退出權力中心。
靠智慧練就豁達,過程比較複雜。這需要先找到一把鎖,鎖住自己得寸進尺的貪慾。同時,還要找到一架梯子,讓自己不平衡的心,安下來。這架梯子就是:縱比而不橫比。
一擔生意下來,別管他人拿多少,至少你的錢袋子比以前鼓,那就好了。2007…04…25
評論:
共苦時為了創造更多財富,奉獻較多。
同甘時為了分享更多財富,私慾較多。
創造時得失不會過於計較,奉獻之心。
分享時得失不能差池分毫,私慾之心。
奉獻之心和私慾之心在不同階段的平衡,也許真的只能靠人心的大智慧得以實現。
比較喜歡看博主寫的一些人生思考,小女子有時深受啟發。繼續關注您……(塵)
共苦時目標也許只有一個,同甘時目標也許是 N 個。(塵)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為何共苦容易同甘難?(2)
覃賢茂點評:
金聖嘆在評點《水滸》中有這樣的句子,來讚美朋友兄弟之間同甘共苦:
“同患難,生死曾與共;久周旋,性情如一出。”
這兩句話我經常講給義氣相投的朋友們聽。
蕭然兄感嘆為何共苦容易同甘難,我以為那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甘共苦。
如金聖嘆所說的那樣,兄弟朋友之間真的曾經共過生死,性情一出,自然就不會有世俗凡人之態,生出許多斤斤計較蠅頭微利的凡怨俗恨。
有太多的例子,同難而不能共甘,往往還是當初目標不能純淨。
如網友“塵”留言:共苦時目標往往只有一個,同甘時目標也放是N個。這也是一種情況。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他們為啥命大?(1)
任何偶然之後都潛伏著某種必然,只是我們過去的尋找方法有誤。我們按照被固化的思維方式,從現實中去尋找必然,其結果往往會無功而返,最後不得不重新用偶然來做擋箭牌:所有不合乎邏輯或無法解釋的東西,統統歸於“偶然”二字。(提要)
今天早晨看電視,說廣東九江大橋被撞塌前,兩個河南人大難不死的事情。
電視新聞裡講,因為當天大霧,年老的一個一上大橋就叮囑開車的年輕人“慢點、慢點”。年輕人很聽話,把車速放慢。眼看著旁邊風馳電掣般開過五六輛車,細心的司機發現,開過去的車尾燈馬上不見了,於是本能地剎了車。
車離斷橋處只有幾米遠的地方停住。大難不死的兩個人馬上想到報警,並開始阻止後面的車輛。電視報道他們,也是意在褒揚他們的好心。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大學期間讀的一篇小說,題目是《打錯了》。
小說很短,而且總共不到2000字,其中卻有90%還是重複的。小說講一個人收拾東西出門,走到公共汽車站,剛好一輛失控的卡車從後面衝上便道,這個人被軋死了。
接著小說開始重複這個簡單的故事。只是在出門前,多了一個幾十個字的情節:電話鈴響了。主人公接起電話,結果是一個打錯的電話。
再下來完全又是重複,寫到他走向公共汽車站,這裡又有了變化,也是小說的結尾:他看到失控的卡車離他幾步之遙,衝上便道,從後面把等車的人軋在輪下。
這篇小說是老師佈置的題目,讓大家寫讀後感。幾乎所有同學看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