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程與初中不同,不再那麼淺顯易懂,比如高一的力學、三角函式,讓這些以前各學校的尖子生都沒辦法短時間內適應,雖然試卷被老師刻意降低了難度,而李家明卻在複製他四哥的神話理科全部滿分。更駭人聽聞的是,教英語的班主任雷老師發現,上課從不聽講的那個天才學生,居然能用一口流利的紐約腔與他交談,語音、語調比他還標準;而且不同於課本上的生硬死板,李家明還能運用英文電臺上的新語法、詞彙。
不能再拖了,寧願這孩子跳級,也不能耽誤了人家的學業,雷老師拿起剛統計出來的月考成績,繞過年級組長直接去了校長辦。
“宋校長,我們班上的李家明是第二個李家德,得讓專門的老師來教!前年要是有人專門教李家德,肯定能去北平參加競賽!”
前年就答應讓李家明來旁聽,而且非常精明的宋校長雖早有心理準備,依然欣喜若狂道:“真的?”
“當然,他數理化都是滿分,英語的發音比我還標準!”
天才!柳局長沒有吹牛,這又是一個天才,不是那種光靠努力才成績優秀的天才!
興奮的校長踱了幾步,徑直去了高三年級老師辦公室。(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一章 恭謹背後的坦誠
高考是一個神奇的制度也是一個偉大、公平的制度,它給了無數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極功利的制度,不管給它包裹多少高大上的面紗,還是難掩其本質以成敗論英雄。
既然這是一個成敗論英雄的制度,高中的老師比小學、初中老師更為現實、功利;而且在社會的關注、家長的壓力之下,小學、初中老師或許有傳道授業的信仰,高中老師則只有一個目標高考升學率。
同古中學高三年級組長金政春,就是這麼一個現實、功利的老師,他主張的是放棄朽木、培養尖子、兼顧一般。
什麼意思?
不想讀書的學生,讓他們滾蛋,別影響了想讀書的學生,拉低了高考錄取率。同時,高考錄取率只是年終總結上的一個數字,普通人不會過於關心,但尖子生考名牌大學、拿各類競賽的名次才能讓人注目!只要隔兩三年能考個把清華北大、每年考個把名牌大學,每年能考幾個重點大學,即使錄取率低一點,也是一俊遮百醜。
在金政春的領導之下,高三老師將主要精力放在極少數尖子生、有希望考得上的學生身上,完全放棄沒有希望的學生。在這種傾向性明顯的教學下,這幾年同古的高考錄取率很不錯,而且每年都能考得上個把名牌大學、幾個重點大學。
每年**月份,貼在學校門口的大紅榜,總能讓學生家長、普通百姓嘖嘖稱讚縣中老師的敬業;每年縣中的宋校長去政府要預算,也總是被縣領導、縣財政局的領導們特殊關照,老師們的福利待遇節節提高;還建起了三幢四層樓高的教師宿舍,老師們只是象徵性地交兩三千塊錢。
然而這種功利色彩極濃的教學模式,也讓學生變得功利,考上去了的認為那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對老師並不感恩;沒考上的更是滿腹怨懟,多年後還怪老師不盡心。比如李家明幾兄弟,李家德、李家道兄弟一個考上北大、一個考上了同濟,可對高中老師並無多少尊敬,除了考上後的謝師宴之外,年節也不會來拜望;李家明更甚,前世的三次高考失利,雖說主因是自己不爭氣,但老師疏於管教也是重要原因,而且高中那幾年,老師們對他的冷眼相看,更是印象深刻。
在教過他的那麼多高中老師裡,他唯一有點好感的,也就是高一的班主任,因為雷老師雖然羅嗦了點,但總是羅嗦著他該這樣、不該那樣。
扯遠了,這天下午第一節課剛打上課鈴,高三的年級組長兼教務主任金政春來到高一(1)班教室,在眾目睽睽之下,把李家明叫到高三年級辦公室,拿來一張高一數學試卷放在他面前,用一種摻雜著興奮與企盼的眼神看著他時,他毫不遲疑地推脫。
人貴有自知之明,李家明非常清楚自己不是天才,靠的是勤奮與比同齡人更強一些的思維能力,而不是出色的天分。不要講別人,就連張紹龍那小子,真正的讀書天分都比自己高,人家一路玩過來,照樣成績優秀。自己前世第二次補習時,拼了老命才考個自費大學,雖說基礎過於薄弱是主因,但次要原因還是天分不夠。
話又說回來,空閒時間鑽研點難度極高的題目,能鍛鍊人的思維能力未必不是好事。若是父親沒遇上麻煩,空閒時間不少的他會主動去嘗試一下。現在不行了,他得替自己爭取到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