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弊政,楚大學士倒是好心思!”
網友上傳章節 第五卷 風流 第一百五十四章 蓮燈祈願(二)
“藉著官吏考核這東風,大舉改革弊政,楚大學士倒是好心思!”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張諤也已經和楚歌混熟到可以互相開玩笑的程度了。從上次楚歌登門獻上“反貪規劃”,他便一步步開始了和楚歌的合作;雖然在“清流”中地位僅次於盧太傅的他,一直不敢明目張膽地同楚歌這個“佞臣”來往。但因為有著同為閣臣的便利,兩個人還是有很多機會共同探討共同掀起熙德十七年初的這場改革旋風。
一位清流和一個佞臣的私下合作,意外地順暢契合;張諤負責的工作最多,具體的條例擬定幾乎都是出自他手;而楚歌負責的,則是提供一些創意,對他的條例進行整理和刪改——不得不說,相處久了,張諤甚至有些欽慕楚歌揣摩聖意的能力:同樣的內容,被她看看,換些字句,挪個先後位置,居然就能得到不同的待遇!而另一方面,她的這種能力也體現在大方向的決策上:就象“反貪”這件事,人人都知道大趙貪腐已經到了不可不治的程度;清流中人更是熱血到要以死明志、在朝堂高呼“殺貪官、救大趙”的高度。然而卻很少有人能夠象這個曾經一力反對“殺貪”的“奸臣”那樣,去思考具體的辦法,並真正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而最近楚歌在吏部負責的官員考核之後,又提出整頓驛路的思路,也讓他有些驚喜。正如楚歌所說,若官員考核制度能夠順利實施下去。官員提拔渠道變得暢通,那麼改革驛路,不過是手到擒來——以六科言官控制地方巡撫、三司官員;以內閣控制六科,這樣來保證諸項改革條例的實施,實在是個很聰明地主意。
然而。張諤的歡喜還未來得及行諸於色,便聽楚歌說道:“差不多也就到此為止了,我們不可以再有大舉的改革——至少半年之內我們不應該再有什麼動作了;否則陛下也不會允許。”
“為什麼?!”張諤詫然,“官吏考核制度已經頒佈實施,目前看起來效果良好,難道楚大學士還有什麼顧慮麼?”
楚歌目光一黯,又向遠處的巷陌望了望,嘆道:“是啊。是有顧慮。張大人,大趙積危,還承受不起這樣的大刀闊斧——這也是陛下所慮啊!”這場改革,其實是應該在端木興即位之初便立即著手地,然而喜歡穩紮穩打的端木興卻隱忍了這麼長時間,不是不想去做,是怕朝廷動盪,是要先站穩腳跟!作為陪伴端木興一起成長的她來說,又怎麼會看不明白端木興的顧慮呢?所以回到新京,她在發展自己的勢力之餘。1%6%K%小%說%網並沒有過多地插手到“改革弊政”這件事情當中去——只希望自己的勢力發展強大了,將來便可庇護武青;至於大趙的改革,她相信端木興自有主意。
不過,她的立場還是動搖了。因為謝聆春莫名其妙地“幫助”。謝聆春希望她選擇和武青“私奔”的方式來挽救武青生命,改變歷史;但這卻不是她所願。當時謝聆春幾乎成功了;她相信作為血衣衛都指揮使的他對於皇帝陛下的影響力,也沒有低估過端木興的多疑和對江山的執著。一度她覺得幾乎被他逼到絕路了,然而她還是做出了決定:要扭轉乾坤。想要對抗謝聆春的安排,想要留在皇帝陛下身邊,只有一條路:就是讓端木興知道她很有用。
她知道,皇帝陛下絕對是一個肯為了江山社稷犧牲一切的人,包括感情。謝聆春遊說端木興放她走。想必就是利用這一點;而她,要利用的,也是這一點:只要她對於大趙是有用之身,那麼端木興便無論如何也會留她在朝中。所以她那時候大肆聯絡朝中官員,宣揚自己的實力;甚至給張諤遞上“反貪規劃”,提前掀起大趙改革狂潮……一點一滴。她都在證明:她很有用;她能急端木興之所急。想端木興之所想,揣摩聖意。明知進退……雖然這都是做個“權奸”地基本素質,但事實證明,這很有效。
現在端木興待她的態度,便是典型的“惜才”模式了。
張諤長長嘆了一口氣,沉默下去。
小船離御舟越來越遠,遊蕩著飄近一座石橋,橋上並未禁行,可以清楚地看到那邊酒樓妓院嬉笑歡歌的場面,絳紗籠燭,車馬爭門,更有楚歌方才心儀地飛星燈飄來蕩去,好一片祥糜氣氛。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不知怎地,那張諤忽然冒出這樣一句來,隨即驚覺,然而無法補救,只是滿面尷尬。
“張大人果然也是性情中人。”楚歌回首瞄了他一眼,並沒有裝聽不見。“楚歌倒是覺得,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