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
那麼我們可以嘗試著來這樣解釋:哪些世人認為的聰明人,他們保護積累財富的方法,不就是在為大盜積累財富嗎?哪些所謂聖人,不就是在為大盜看守財物嗎?
何以知其然耶?
怎樣才能知道這個道理的深刻含義呢?
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網罟屋州閭鄉里者,曷常不法聖人哉!
已往齊國國泰民安,與鄰國的關係很好,都是因為他們效法聖人的思想!
然而,田成子一朝殺齊君,而盜其國。
然而,田成子殺害了國君,篡奪了國位。
所盜者,豈獨其國耶?
他所盜的哪裡是一個國家?
並與其聖智之法而盜之。
連同聖人的治國思想一起盜用。
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
田成子有盜賊的惡名。
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
但是,由於田成子盜用了聖人的治國思想,所以齊國仍然國泰民安。
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代而有齊國。
小國不敢生是非,大國不敢犯邊境,延續十二代子孫統治齊國。
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智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
這是不是利用盜來的齊國和聖人之法,保護他盜賊之身呢?
筆者感悟
我們可以引申理解其深刻內涵,那些聖人們,絞盡腦汁總結出來的治國方略,他們辛辛苦苦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結果竊國大盜來了,直接盜用完整的治國體系,照樣可以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我們不禁要問,那些治國聖人們,不就是在為竊國大盜創造條件嗎?他們不就是在為竊國大盜積累財富嗎?他們是聰明人嗎?
怎樣才能知道這個道理的深刻含義呢?已往齊國國泰民安,與鄰國的關係也很好,都是因為他們效法聖人的治國思想,所以才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然而,突然有一天,有一個叫田成子的人,他殺害了齊國國君,篡奪了王位。他就是一個竊國大盜,而且竊國以後,照樣用聖人的方法來治理國家,國家也照樣井井有條、國泰民安。所以,田成子所盜的哪裡是一個國家?他是連同聖人的治國思想一起盜用了。田成子有竊國大盜的惡名,但是,由於田成子盜用了聖人的治國思想,所以齊國仍然國泰民安。小國不敢生是非,大國不敢犯邊境,延續十二代子孫統治齊國。這是不是利用盜來的齊國和聖人之法,保護他盜賊之身呢?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三國後期,魏國的大權逐步被司馬氏掌握。司馬懿死後,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大將軍的官職,獨專國政。司馬師死後,其弟司馬昭又繼任大將軍,朝廷大權仍然掌握在司馬氏的手裡。
曹髦見曹氏的權威日漸失去,司馬昭又越來越專橫,內心非常氣憤,於是寫了一首題為《潛龍》的詩。詩中寫道:受傷被困的龍不能躍出深淵,自由自在地上天入地。就好比龍蟠居在井底,看著泥鰍、鱔魚在面前手舞足蹈,只能藏起牙齒伏住爪甲。真可惡,我處於同樣的境地!
司馬昭見到這首詩,勃然大怒,在殿上大聲斥責曹髦說:“我司馬氏對魏有大功,你為何把我們比作泥鰍鱔魚?”曹髦聽了,嚇得渾身發抖。司馬昭見他不敢作答,冷笑一聲離去。
曹髦回到後宮,覺得司馬昭有篡奪帝位之心,所以敢於當眾侮辱他。這樣的日子無論如何過不下去了,必須除掉司馬昭。於是召集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等大臣密謀對策。他憤怒地對他們說:“司馬昭企圖篡奪帝位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我不能坐著受廢黜的侮辱,今天要與你們一起去*他。”
尚書王經提出,司馬昭重權在握已非一日,只靠少數人馬是對付不了他的,希望曹髦慎重考慮。曹髦把*司馬昭的詔書拋在地上,激動地說:“我已經下了決心,即使死,也沒有什麼可怕,何況也不一定死!”
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怕禍及自身,準備一出宮就向司馬昭報告。曹髦等不及了,拔出寶劍,登上馬車,帶領宮中侍衛、奴僕等三百多人,向司馬昭的府第進發。
途中,遇到司馬昭的親信賈充,正帶了數千衛兵過來。曹髦以為他們是來殺自己的,便衝到前面高聲喊道:“我是天子,你們想弒君嗎?”衛兵不敢阻止,也不知應採取什麼行動,便向後退卻,賈充馬上對衛兵大聲喝道:“司馬公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