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覺逮之功了。再往上推,哼哼,沒有我少林,你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覺遠地輩份比空智長了三輩,雖然當時覺遠在少林寺領了一份閒職,不過少林寺最重輩分,空智該當稱之為太師叔祖才是,但覺逮中途為了張三丰而逃出少林,被少林視為棄徒,派中輩名已除。因此空智心中便不存禮貌。
空聞含糊而言道:“九陽真經博大精深,便是本派所得也不多。張真人不需自謙。”
他卻是被張三丰說得糊里糊塗,心中感到莫名其妙:這老道士功夫已經無人匹敵。難道還想重修湊齊九陽真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成?
張三丰搖頭道:“這卻不是自謙,少林寺領袖武林,高人輩出,此乃眾所公認之事。”
八僧聽他讚揚少林寺,雖然這話是公理,但是從張三丰嘴裡說出來。分量自然不同,八僧心中又喜又驚,還帶著三分憂愁,不知道張三丰所為何事。
張三丰繼續道:“小道今日上山,正是心慕貴派武學,自知不及。要向眾位大師求教。”
空聞、空智臉色一變,本來看這老道士言語甚為恭敬,卻不料語風一轉。要向眾人“請教”,他們誤會了張三丰言中之意,明道他“要向眾位大師求教”造句話,這是向各人挑戰決鬥,要折殺少林的威風。八僧不由得均各變色,心想這老道士百年修為,武功深不可測,便說張三丰五十歲時便打遍天下無故手,以後再也沒有見和誰人動過手,舉世中還有誰是他地敵手?
他孤身前來,自是有侍無恐,想必這兩年之中,又練成了什麼厲害無比的武功,有把握單挑少林,卻是要在江湖中揚威立名,從此武當蓋過少林,江湖人士的口風要打遍。
一時間,三僧都不敢介面,最後卻是直性子空性和尚道:“好老道,你要考較咱們不成?我空性可不畏懼你,我們少林寺中千百和尚一擁而上,你也未必能把少林寺給挑了。”
他是直性子人,心中思量若是單打獨鬥肯定鬥不過張三丰,現在看這老頭有恃無恐說這話,恐怕就是八個人也降不住他,因此話雖說是“不懼”,心中已是大懼,更是明言:要千百人一擁而上,螞蟻多了咬死象,要用人數堆贏張三丰。張三丰看他們如臨大敵,又好氣又好笑,心中略微一絲驕傲:我一人……
不過他嘴中忙道:“各位大師萬萬不可誤會,小道所說的求教,乃是真的請求指點。只因小道修習先師所傳的九陽真經,其時年少,記憶缺漏,更有不少疑難莫解,缺漏不全之處,少林眾高僧修為精湛,武學高明,若能不吝賜教,使張三丰得聞大道,感激良深。”
他說著站了起來,先深深行了一禮,以示決無故對之意,甚為恭敬。
張三丰這番言語,卻大出少林諸僧意料之外,想他神功蓋代,開宗創派獨立門戶為一代大宗師,震古爍今,輝映前後,修練已近九十載,深明武學至理,功夫當真是精純高深,稱之天下第一人絕對不為避。
當世武林之中,若論聲望之隆,身份之高,無人能出其右,萬料不到今日竟會來向少林求教,這麼大的帽子罩下來。誰也吃不消。
空聞急忙站起來還了一大禮,身後七僧齊齊站起也跟著還禮,不敢有絲毫懈怠託大之處。
空聞嘴中說道:“張真人真是取笑了,我等後輩淺學,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八個字也說不上,如何能當指點二字?真人切莫如此言語,折煞小僧也。”
七僧在後面齊唸佛號,誠惶誠恐。
張三丰知道此事本來太奇,換了誰也不能相信,於是源源本本地將張無忌如何中了玄冥神掌,體內陰毒無法驅出的情形緣由說了,如今要保其一命,目前除了學全九陽神功之外,再無他途可循,如今他已學了武當九陽功和峨嵋九陽功,體內寒毒仍然發作,想必學了少林九陽功,三派精華齊聚一人之身,當能驅除寒毒,維護真身。
張三丰介紹完畢,又說:“小道願捋本人所學九陽真經,全部告知少林派,亦盼少林派能示知所學,只方參悟補足,授這小小孩童武功,讓他得以保命。”
這老道士生性隨和,最後還加了一句:“須知佛家有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還望各位高僧垂憐。”
他一個老道士被逼急了說和尚言語,也算是語氣謙恭到了極點。空聞聽了,沉吟良久,其餘七僧十四隻眼睛定定地看著他,知道他一句話,便將決定這孩子的生死。
過了半晌,空聞嘆一口氣,說道:“我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千百年來從無一名僧俗弟子能學到十二項以上。張真人所學,自是冠絕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