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只要這少年肯饒自己性命,旁人不會不依,當下急叫道:“十八爺饒了小的性命。”

一旁的當日同行少年道:“東山你立個毒誓,今日之事不洩漏半句,念我們相識一場,我求我家公子放你一馬。”東山 忙道:“我們立誓,我們立誓。”只聽那朱衡臣道:“東山我們相識一場,也不讓你白送了性命,上次送了你千金,你下半輩也不會受窮,你那酒店也別要了,找一個窮鄉僻壤,就此怡養天年吧。今日之事若說與第二人知道,別怪我們無情。”東山急忙叩頭:“敢不從命,也不從命。”那五人擁了那少年揚長而去。

東山惟恐朱衡臣、赫連纓事後反悔,重返回取二人性命;所以也不顧那滿天大雪,連日緊趕將那少年送至家中。這少年的家鄉乃是豫界南陽府內鄉縣。少年姓邱名徹,乃是內鄉縣首富邱善人的大公子,跟師父去姑蘇奔喪,誰知在途中 感了風寒。

邱善人對東山是千恩萬謝,執意留東山住幾天以盡地主之誼。東山拗之不過只好答應,邱善人又聽說東山做過捕頭,就誠意請東山教邱徹武功。東山見邱徹為人誠實善良,邱善人又是一番誠意,並且內鄉縣又是豫省最為偏僻的一個縣,這裡民風淳樸,想起朱衡臣威脅的話,於是答應了邱善人,又與邱善人說想將家室遷來。邱善人一聽大是贊同,並熱心腸的給他幾個人讓他帶領星夜趕回家中將家室遷了過來,邱善人又為他全家安排住 宿。後來內鄉縣老爺也聽說東山曾經做過捕頭,就執意邀東山出任內鄉縣捕頭。東山起先執意不懇,但又不好意思一直在邱善人家吃閒飯,再加上內鄉縣確是個窮鄉僻壤之地,武林人物鮮至此處,案件又是微乎其微,於是答應了下來。至此東山就在內鄉縣安定下來。

一晃三年光陰又過去了。這一日 ,邱徹來至家中報說他的教文先生萬無用有請。東山知道這萬無用即是當年託付邱徹的中年儒士。三年前萬無用千里奔喪,歸家後這三年來閉門不出言稱為師服喪。這萬無用可不是一般人物,在內鄉縣可謂家喻戶曉。他真正的名字大家都不知道。他自稱其師弟子數千,成其名七十有一,他被列為七十一位,自感無一用處卻被 恩師厚愛,所以自稱萬無用。內鄉縣所有出門在外官員,揚名一方才子幾乎都出自他門下;就連縣太爺過其門還得下轎步行而過。當年內鄉縣遭遇流寇圍困,眼看縣城即被攻破,萬無用孤身出城至流寇中,竟勸千餘流寇全部棄寇為民。這萬無用的地位在內鄉縣那是連縣太爺也要仰之鼻息,所以東山一聽他有請不敢怠慢,急忙和邱徹趕向萬無用家中。

等他來至萬無用家前,萬無用親自出門迎接,落座後,萬無用開口道:“那年劉捕頭仗義相助,萬某因喪期未滿,還未登門相謝,就又有事相煩劉捕頭,真是慚愧萬分。”東山心道:這萬先生說知都挺乾脆直接當年託自己是這樣,今日還是這樣。他心中雖這樣想口中卻連說:“客氣,客氣。先生有事儘管吩咐,東山不敢不遵。”

萬無用 道:“東山你有所不知,我們這個邱徹徒兒,他還有另個一個身份,就是江湖中文武幫書生壇內鄉縣堂主。”東山搖了搖頭道:“東山也曾和江湖幫派有過交手,有太極門、忠義堂等等,沒聽說過文武幫。”萬無用笑道:“劉捕頭你也只不過是個捕頭,也只能見識這些不入流的盜賊狠寇,你那知武林之大,江湖之深。不說少林、武當、龍虎山這些連皇親貴戚都敬奉的名宗大派,就是尋常點蒼、崆峒弟子你也是無緣得見。這個文武幫奉一代儒俠百里傲世為祖,主張攻文備武。內鄉縣窮鄉僻壤,文武幫力量所限不能及此。萬某家師與傲世公二代弟子有很深淵源,所以由我推薦讓徹兒出任內鄉縣壇主。組織內鄉縣文武幫勢力。這才讓他即攻文又習武。”

東山聽說過少林、武當、龍虎山這些名字,可那是什麼地方,龍虎山是張天師住的地方,少林是先皇親封的地方,那是傳說中的地方。點蒼、崆峒自己到真沒聽說過。不過自從遭遇十八子之後,東山就知道自已是井底之蛙,所以對萬無用的輕視也不相駁。

只聽萬無用繼續道:“這個文武幫奉百里傲世為遵,卻不是百里傲世所創,是天下修武的眾書生自發聚集在傲世公周圍面形成,一般不為外人所知。時至今日,文武幫第三代掌門接位,要舉行隆重的接位儀式,想讓江湖知道有這麼一個幫會,而徹兒的身份使他也必須參加。徹兒從未出過遠門,上一次我帶他去原就是想讓他認識一下路,長長見識,他卻病倒途中。我知捕頭走過南闖過北,所以想請捕頭送一送徹兒,和他一同前往。”

東山從那年破廟遇到重孝少年以來,嚇破了膽,哪敢出遠門,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