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叫你去家裡吃飯,哪怕嘴上用的是疑問句,也不能真當成一個問題—— 你要是回答不去,那這個工作關係以後就不太好維持了。 更何況,常浩南在主觀上也確實想去慕名拜訪一下。 丁高恆的妻子,是我國水下運載火箭,也就是潛射彈道導彈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一位聲名赫赫但又十分低調的老前輩。 見到常浩南幾乎毫不猶豫地點頭,丁高恆樂呵呵地戴好帽子,又把收拾好的公文包拎起來: “走吧,坐我車一起去,吃完之後再讓小朱去接你……” …… 與此同時,金陵,大校場機場。 徐洋從一輛解放卡車的副駕駛位置跳下來,跟後面一輛車上的幾個人一起,把貨箱裡面放著的一個圓柱狀裝置小心翼翼地卸到了停機坪上。 相比於在清早或者傍晚還有些寒意的京城,長江沿岸的氣候已經明顯進入了仲春時節。 不過對於徐洋一個地道的京城人來說,這裡的氣候反而不太容易適應。 她輕輕吸了吸鼻子,只覺得身上被剛剛一路上漫天飛舞的懸鈴木飛絮搞得有些不舒服。 不過眼下這個關鍵的時候,她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郭工,你去後面把測試小車卸下來推到這邊,再最後檢查一下,確保沒有任何故障!” “其它人,一組去測試區域佈置測控點,二組到跑道末端準備回收測試裝置,三組除錯一下干擾機……” 一片嘈雜之中,徐洋從車上拿起一個大喇叭,對著人群有條不紊地下著指令。 大概半個月之前,正在實驗室的她突然接到了一個直接來自國防科工委主任的電話。 對方傳達了常浩南的意思,表示他們之前一直等的軍用gps接收模組已經拿到,並正在送往金陵電子14所的路上,希望她能儘快過去,把gps干擾裝置的專案收收尾。 於是,徐洋就打了個飛的,從京城趕到了金陵。 實際上,14所在之前就已經完成了gps干擾機的主要硬體部分,這次需要徐洋處理的,主要是按照新演算法編寫軟體部分,以及對最終的產品進行效能測試。 根據常浩南和徐洋的預想,這個干擾裝置的主要作用應該是對付gps制導的彈藥,比如巡航導彈或者jdam這類衛星制導炸彈。 但測試過程肯定不能這麼來。 那臺被俘獲的無人潛航器上,算備份一共只有兩套gps接收模組,其中一套已經被裝在干擾機裡面,用來對訊號進行轉譯和分發了,能用來測試干擾效果的就只剩下一臺。 先不說如今華夏手頭並沒有現成的衛星制導武器可用,就算有,也不可能真把這僅存的一套獨苗從天上往下丟。 那就成了一錘子買賣。 萬一第一次測試不順利,連重新來過的機會都沒有。 更何況,常浩南還想著在測試流程結束之後,最大限度利用剩餘價值,再把第二臺干擾機也給造出來…… 所以,最終測試方案中的被幹擾物件,就成了一個gps制導的小車,可以進行簡單的轉彎操作,從而駛向預定目標。 不過,這個制導並不是自動駕駛。 小車的行動邏輯是跟炸彈一樣的,發現路線偏移之後就朝著另外一個方向拐彎,直到跟設定路線重合為止,中間並不會避開任何障礙。 所以這個測試必須得在一片極為開闊的地方才能進行。 選來選去,就只有機場勉強能符合這個條件。 於是才跟空軍進行了一番聯絡,借用傍晚時分,飛機都已經歸航的大校場機場作為場地。 “徐工,檢查過了,硬體和軟體都沒發現問題。” 郭林推著一輛大概有半人高的金屬小車從遠處過來,一邊走一邊說道: “不過正式測試之前,我覺得還是先來一組對照試驗為好,看看它在未受干擾情況下是怎麼工作的。” 徐洋果斷地點了點頭: “走吧。” 然後便和幾個同行的工程師一起,推著小車向已經設定好的測試出發點走去。 “徐工,這個gps干擾吊艙,感覺常總那邊很著急啊?” 路上,郭林閒來無事地隨口問道: “這半個月功夫,他打電話問過我四次進度,雖然每次都沒多說什麼,但按說不至於這麼頻繁才對。” “四次?” 徐洋輕輕挑眉: “我怎麼一次都不知道?” 郭林擦了擦額頭上流下來的汗水: “呃……常總擔心你有壓力,所以每次都特地囑咐我,在專案進入測試之前別跟您說。” 聽到這個回答,徐洋心態複雜地微微撅了撅嘴。 在她的科研生涯裡面,這還是第一次被別人在進度這塊特別照顧。 之前一直都是她放慢節奏去適應別人。 “行吧……” 徐洋隨手理了下被風吹亂的頭髮: “不過,他之前確實無意中跟我說過,希望這個東西能在明年春天之前投入使用,還說如果運用得當的話,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