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新志,乃至整個國防科工委系統的大力關照下,模鍛壓機很快便從設計階段轉入了正式的生產製造。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整個專案組可以就此萬事大吉了。 當設計過程中預設狀態被搬到實際執行環境中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需要進一步最佳化的部分。 只不過,對於優秀且完成度高的設計來說,這些部分的影響會比較小,而且基本不需要返工。 大多數交給顏永年這個現場總指揮即可。 在750mn巨型模鍛水壓機專案完成立項的第二天,裝置所用的第一塊c型板原材就在滬北寶山區鋼鐵廠開始切割。 幾乎與此同時,作為這一專案主機廠的江城重型機床廠,也在新任廠長的帶領下開始動工全新的車間。 7.5萬噸模鍛壓機的自重本就非常誇張,再考慮到進入工作狀態之後的衝擊和振動,對於地面條件的要求非常苛刻。 因此需要一處地基經過特別強化之後的位置,才能保證長時間的穩定工作。 至於液壓缸、管路、傳動系統等零元件,也根據各自的設計標準和要求分發給了不同的供應商。 “國產化率好像比我們預想的還要高嘛……” 就像之前對於供應商的跟蹤調查一樣,處處體現著顏永年的細心。 於是就只能讓顏永年來回跑了。 頂著兩個黑眼圈的顏永年走進常浩南的辦公室,一邊彙報一邊把一個檔案袋交給後者。 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在顏永年的記錄中本來被歸類為“需要進口”的專案,但最終也順利從國內找到了供應商。 除此之外,一些子系統供應商的情況也需要他親自去調研和洽談。 但這個年代又沒有線上視訊會議,而常浩南身兼數職也不可能每天兩地奔波。 由於進入生產階段之後,顏永年就帶著一部分工程人員常駐江城,所以整個模鍛壓機專案組就進入了兩地辦公的模式。 提到這件事,顏永年也是興致頗高,樂呵呵地解釋道: “再有,對歐盟的合作加深之後,不少過去受到限制的新裝置逐漸透過各種合法或者半合法的方式實現進口,機械製造這東西,裝置問題解決了,很多問題也就不存在了,國產化率自然能提上來。” “這畢竟是隻計算一級供應商嘛,最近兩年咱們國家的機械加工能力提升很快,我畢竟也有本職工作,所以不少資訊都來不及更新。” 常浩南一個個檢視下來,同時腦子也沒有閒著: 最近這半個月,他基本上忙的連個穩定睡覺時間都沒有。 跟渦扇10那邊的情況有點像。 常浩南拆開檔案袋,裡面是已經被用曲別針分類歸納好的幾十份檔案。 畢竟是在親自完成自己已經心心念唸了十幾年的夢想,把一臺模鍛壓機從無到有地一點點搭建起來。 “常總,模鍛壓機的生產,現在已經基本走上正軌了,這是目前我和蘭司長那邊確定下來的一級供應商名單,以及他們對應負責的專案。” 不過,儘管臉上的疲憊根本藏不住,但顏永年的精氣神還是不錯的。 總之,他這段時間坐過的飛機,幾乎比過去大半輩子坐過的加一起都多。 “另外就是……” 說到這裡,他稍稍停頓了一下: “唉……機械工業部要解散這個事,其實早兩年就有風聲傳出來的,所以部裡面計程車氣和工作效率都多少受到影響,不少跟行業統籌有關的業務也都是應付差事。” “就我前兩天和蘭司長一起去提供柱塞泵和控制閥連海液壓廠出差,他們那的廠長說這是過去三年裡面第一次有上級單位對廠裡提交的報告給出反饋。” “那邊前些年貸款了引進一條新產線,本來想要提高產品知名度,結果自己廠的牌子根本賣不出去,沒辦法只好給國外大品牌做貼牌代工,一樣的東西換個標馬上就成搶手貨,他們負責生產的反倒只能賺個零碎,還貸款利息都費勁,更別提升級更新一代的技術了……” “好在咱們裝置需要的東西級別不算最高,他們那套老裝置還能造,就這,要不是裝備工業司專門重新審閱過去的報告,咱們到現在都以為只能進口……” 顏永年所說的這些,就是劣勢產業失去統籌管理的最直接影響。 哪怕透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某個時間追上了先進水平,但因為你沒有品牌認知度、沒有市場、也沒有使用者反饋、還是跟不上後續的技術迭代,很快就會重新落後。 “這個麼……也沒辦法,一方面是內外部的壓力都很大,另一方面,原來的機械工業部也確實牽扯太多沒必要非得攥在手裡的東西,現在重組成裝備工業司,反而能抓大放小,也未必完全是壞事……” 常浩南擺擺手,略帶無奈地回答道。 他這倒不完全是安慰對方。 機械工業部時代一把抓的管理模式,確實也帶來了不少問題,自身本就不夠過硬,又正好被人當成靶子死磕,頂不住也實屬正常。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