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 極度的尷尬。 有那麼一瞬間,勒梅爾覺得,自己雖然還活著,但卻已經死了。 如果可以的話,他非常想撤回剛剛自己剛才的所有發言。 這架直升機明顯是在海豚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但歐洲直升機公司那邊卻並沒有對應型號。 法國方面確實考慮過設計一種海豚的武裝型,也就是as365m。 法軍自己當然擁有更大一些的山貓mk4武裝型和虎式武裝直升機。 但一些對於武裝需求較低的小國,或者海岸警衛隊之類的準軍事部隊來說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畢竟,as365遠銷世界各地,超過半數國家的軍隊或者政府機構都是這種型號的使用者。 因此在飛行員訓練、地勤維護保障等方面都更容易上手,也無需再額外搞一套後勤體系。 想法確實很好,但最終還是由於整機體量不足,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太多而作罷—— 武裝直升機雖然理論上可以不考慮載人,但增加的武器系統以及額外產生的阻力對於直升機效能來說都是個巨大的挑戰。 更何況,相當一部分任務,其實需要一種同時具備攻擊能力和運輸能力的直升機完成。 比如美國特種部隊使用的mh6/ah6和mh60l,以及更加經典的米24。 總之,歐洲直升機公司認為,以海豚基礎型號的底子,並不足以支援它完成這樣的任務。 因此,本次航展,歐洲直升機公司還是隻帶來了銷量最高的傳統型號as365n1。 as365m當然也沒有完全被放棄,但是被延宕到了as365n2定型之後,以新型號為基礎繼續發展。 結果…… 他竟然提前在華夏這邊,看到了海豚的武裝改進型? 勒梅爾做了兩個深呼吸以平復心態,強迫自己不去關注旁邊卡隆的眼神和表情,大步上前走到了那架直升機的宣傳板前面。 畢竟是新加坡航展,所以宣傳材料全部都至少提供漢英雙語。 卡隆也緊跟著上來,調整角度準備把華夏的直升機、以及寒風中站在展板前面的勒梅爾納入取景框。 照片的名字就叫《as365m直升機在巴黎》。 不過勒梅爾倒是沒注意身後的情況。 他的目光飛速掃過面前的文字,找到了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 直升機的使用邏輯跟固定翼飛機不同,像是飛行速度、升限等數值在多數情況下並不太重要。 制約飛機功能的往往是最大起飛重量,以及可用懸停時間之類的資料。 “發動機最大連續輸出功率496kw,最大起飛用功率535kw,最大應急功率575kw……” 動力方面的效能讓勒梅爾看著相當眼熟。 基本就是阿赫耶1d1的資料。 華夏之前跟直升機一起配套引進的型號是阿赫耶1c和阿赫耶1c1。 不過在有基礎型號的情況下,大家的改進思路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最後分別搞出指標相近的改進型號也很正常…… 不知不覺間,勒梅爾心中對於華夏航空工業水平的認知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對於獨立搞出一種渦軸發動機的改進型這件事,似乎也沒那麼值得驚訝了…… 不過,作為前歐洲直升機公司的高階主管,勒梅爾卻非常清楚,海豚這個直升機並不是換個更大功率的發動機就能解決問題—— 如果真那麼簡單的話,計劃中的幾個新型號早就已經搞出來了。 目光掠過幾個不太核心的效能資料,繼續向下。 “旋翼最大可用功率452kw*2……” “起飛功率最大持續時間5分鐘……” 勒梅爾的內心狠狠顫動了一下。 就像汽車的輪端功率和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存在差距一樣,直升機作為主要依賴軸功率的飛行器,其輸出到旋翼端的功率也不可能是簡單的兩臺渦軸發動機功率之和。 而as365直升機最令人詬病的一點在於,傳動系統設計限制了功率輸出。 阿赫耶1c發動機的最大起飛功率有大約470kw,但受限於傳動系統的限制,輸出到旋翼端的功率就只剩下了390kw*2的水平。 而如果貿然更換輸出功率更高的發動機,反而會因為傳動系統不匹配而導致旋翼可用功率下降。 這也是當年as365m被擱置起來的最主要原因。 而現在,華夏人既然在展板上把這種細節都寫得明明白白,顯然並不是草率地懟上了兩臺新發動機了事。 而是重新設計了至少是主減速器部分的傳動機構。 否則不會特地強調旋翼最大可用功率這回事。 這東西一般都是在技術手冊裡面,跟功率輸出包線放在一塊的。 屬於內行人才會關注的資料。 而大部分國家,尤其是小國,負責裝備採購的人都並不內行…… “但是這怎麼可能的啊?” 勒梅爾不由得有些懷疑人生。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