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9國產化進度的加速,最直接影響到的當然是鎬京飛機工業集團。 實際上從幾年前開始,海空軍就一直希望能裝備殲轟7的改進型號。 然而庫存的斯貝mk202發動機都已經裝在了現役的飛機上面,而找英國買的一批庫存發動機和零部件也基本都拿來進行了中修。 所以儘管改進方案搞了一個又一個,常浩南甚至搞出來了殲轟電7這種“半步電戰聖者”,但是都沒辦法投入批次生產。 殲轟7確實不如殲10/殲11兩種三代機先進,但對於這功夫還裝備著一堆殲6的航空兵部隊來說,實在也沒什麼好挑的。 能飛將近4000公里、能超音速、還能在相對安全的距離上發射反艦導彈。 在某些改進方案裡甚至還能客串一下對空攔截任務。 還要啥腳踏車啊。 所以等到渦扇9完全國產化之後,勢必會有大量訂單像雪片一樣飛向鎬京。 不過,受到影響最大的,那卻是另有其人。 雖然眼下還不到十月份,但這種通知肯定是早發早好。 但是這裡面肯定不包括現在正愁眉苦臉的兩位。 檔案的內容並不複雜,也就是例行要求公司派駐在世界各地的人員準備提交一整年的工作報告。 他前些年曾經在巴西負責ae3007發動機與erj145客機的型號適配,也是一份工作不多但收入頗豐的肥差。 錢多活少,誰都喜歡。 但問題在於,他們的活,實在太少了。 …… 在一路磕磕絆絆把斯貝的國產化率提高到70%之後,430廠也知道繼續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於是就以鎬京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的名義,跟斯貝mk202的老東家羅爾斯羅伊斯組建了一家合資公司。 雙方各出資50%,負責生產壓氣機、渦輪盤之類的航空葉片。 “今年這報告……” 坐在旁邊的喬治也搖了搖頭: 稍微年輕一點的亞當抬起頭,向旁邊更加經驗豐富的喬治詢問道。 “很難處理啊……” 這件事情還要從1995年開始說起。 喬治·布林和亞當·惠特爾二人正滿臉凝重地坐在頂樓的一間會議室裡,看著從羅爾斯·羅伊斯總部發過來的一份檔案。 鎬京市未央區,徐家灣。 畢竟有些大型分公司每年的工作量總結起來也要一兩個月時間,再加上英國人在寫報告時慣用的文字技法,提前一個季度通知也不是啥誇張的事情。 後者曾經在好幾個國家都做過駐外工程師,在水報告應付上級這方面屬於水平一等一的老油條。 一棟明顯剛剛完工不久的三層小樓內。 二人是去年11月被從英國本土派駐到華夏這邊的。 “以前我在南美工作的時候,多少總有點內容好寫,但是今年咱們確實是……幾乎一點工作都沒幹啊……” 對於英國人來說,斯貝雖然是軍用發動機,但終究不是ej200這種頂尖產品。 這個型號對於他們自己來說已經基本沒啥價值了,如今能廢物利用把產品和技術賣出去賺上最後一筆,羅羅自然不會拒絕。 而對於1995年的華夏來說,哪怕是英國人不要的技術也相當有價值,雖然知道英國人要價有點坑,但也沒什麼其它辦法。 最後一拍即合。 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就走完了合資企業成立之前在兩國所需的所有手續。 這家公司也簡單粗暴地取了兩家公司的第一個字,叫做“西羅航空部件有限公司”…… 按照英國人原本的計劃,這最後30%的部分應該是細水長流,先透過這個西羅公司直接出口整件,再逐漸轉讓技術,持續個五六年時間,把斯貝的最後一點剩餘價值榨乾。 亞當和喬治兩名業務主管就是為此才被派過來的。 與二人一同前來的還有另外十幾名工程師。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確實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發展。 華夏這邊僅僅在1996年的最後兩個月就購買了超過50套的渦輪盤和高壓壓氣機元件,並且派出了大約50名工程師加入西羅公司接收相應的技術資料。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在1997年已經過去的9個月中,儘管兩個人仍然可以領到華夏和英國兩邊同時發的高額工資,但他們就像被這個世界遺忘了一樣。 幾十名有經驗的工程師被撤走,換上了數量雖然差不多但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實習生的傢伙充數。 至於採購零元件的事情更是沒了下文…… 這對於身上揹著kpi的亞當和喬治來說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雖說摸魚一時爽,一直摸魚一直爽,但羅羅顯然不會一直當冤大頭養著兩個廢人。 “亞當,我們得乾點什麼。” 喬治痛定思痛,覺得自己不能繼續這樣墮落下去了: “否則我估計明年我們就要丟掉工作,或者至少被召回英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