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章 竟然真有用?

<b></b>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就這麼有些莫名其妙地做成了。 在此之前,常浩南甚至已經通知楊慧梅做好較長期談判的準備。 結果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談判。 之前的torchmultiphysics還處在試用階段,自然不存在收費問題,而且就算日後收費,也是個細水長流的模式。 而跟三家軸承集團達成的協議,也因為涉及到雙方共同完善演算法模型的需求,是以分期支付的方式簽署的合同。 所以,這兩個750萬,就是火炬公司自成立以來的第一項重大營收。 結束跟方滿昌和郭佔文的會面之後,常浩南迴到辦公室,打通了給楊慧梅的電話。 後者作為火炬公司市場業務負責人,自然也是相當關心這個額度可能上千萬的大單,已經換好正裝在辦公室裡候命了一天時間,接起電話的時候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 “常總,是需要我出面去跟對方談價格了麼?” “呃……沒有,不是,我已經談完了,你找人擬一份正式點的合同好了,我們明天就籤。” 常浩南此時還感覺有點不真實感,這1500萬雖然不是進到他個人的賬上,但也確實是他直接經手過的最大一筆錢了。 “談……談完了?” 按照二人之前商定的計劃,今天應該只是一次先期接觸,後面才是雙方拉開架勢的正式談判。 但顯然故事走向出現了巨大的偏差,讓楊慧梅一時間有些錯愕。 再結合常浩南剛剛那像是身體被掏空一樣的語氣,頓時讓她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常總,您沒答應他們什麼苛刻的條件吧?” “沒有沒有,其實我們根本就沒談,他們全盤接受了我們的條件,現在就等著籤合同了。” 不知道是不是常浩南的錯覺,他覺得剛剛對方的語氣就好像擔心兒子在外面被人欺負的媽一樣…… “全盤……” 楊慧梅突然對自己在這家公司的意義產生了一絲懷疑: “常總,能講講您是怎麼談的麼……” “我……” 常浩南簡單回顧了一下今天的整個談判過程。 “呃……” 電話那頭的楊慧梅無奈扶額: “常總,你這種交流方式我們一般習慣稱之為索賄……” “……” 常浩南直接就是一個汗流浹背。 之前倒是不覺得,現在被楊慧梅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有點那個意思。 “不過不要緊,只要咱們公司的產品沒問題就好……合同的事情我會處理,您放心吧……” 楊慧梅趕緊把後面的工作給攬了下來。 …… 幾天之後,興澄特鋼的工藝研發車間。 年輕的工藝工程師吳浩拿著手中剛剛最佳化出來的工藝流程圖,把一塊本公司生產的m50nil鋼材樣品加入多元共滲爐,有些麻木地開始檢視整個流程的引數。 這已經是他一年以來的第數不清多少次進行類似的實驗了。 從研發負責人那裡拿到工藝流程引數,然後實驗、測試,再把結果給報告回去。 自從去年大學畢業進入這家企業以來,吳浩幾乎都在做這樣枯燥乏味而又重複的工作,如果不是考慮到工資待遇還算不錯,這種日子他簡直半天都要過不下去了。 “方案一:共滲6小時、擴散3小時、氮氣、氫氣、乙醇比例0.20:0.20:0.15……溫度680c進行球化退火、850c第一次淬火,1100c第二次淬火、-80c進行冷處理、545c高溫回火……” 按照入職培訓時的要求,他把整個工藝流程自言自語地重複了一遍。 “等等……氮氣?” 已經開始設定多元共滲爐工作模式的吳浩突然停下了手上的動作,再次低頭檢視眼前的資料。 這才發現今天的流程引數,跟之前完全不一樣。 又往後翻到其它幾個工藝方案,發現都跟之前差別不小。 按理來說,這種工藝流程測試都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哪怕換個思路,也不應該在一天時間裡出現這麼大的不同。 而且工藝設計哪有那麼容易更換,每次更換設計實驗都要停下幾天的。 “奇怪……不會是拿錯了吧?” 他翻回工藝流程報告的第一頁,確認了一下日期是今天沒錯,而且也有總工藝師方滿昌的簽名: “難道是方總弄錯了?” 猶豫片刻之後,吳浩還是決定去給方滿昌打個電話: “喂,方總,我看今天咱們的處理工藝跟之前完全不一樣誒,想跟您確認一下,我怕剛才從您那拿錯了……” 電話那邊的方滿昌正在跟同事一起檢視另外一組實驗人員剛剛提交上來的資料,有些不耐煩地回答道: “沒錯,就是那樣的,你按照上面做就行了。” 說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實際上,吳浩算是他手下的幾個工程師裡最不受器重的一位,入職已經一年多,還是沒什麼明顯進步,很多東西都要來問他,好在基本功不錯,所以試用期結束後還是轉了正,只不過一般都是被分配到重要性最低的那份工作。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