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

<b></b>“還有這種事?” 常浩南剛剛準備開啟電腦,結果手上的動作直接停頓在了半空中。 菲亞特,這個名字本身在華夏應該不算出名。 如果不是對汽車感興趣的話,很有可能從未聽說過。 但菲亞特集團旗下有很多如雷貫耳的汽車品牌。 比如瑪莎拉蒂,比如阿爾法羅密歐,比如……法拉利。 當然還有後來的克萊斯勒、吉普、道奇等等。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就是無論貴賤,在華夏賣的都很差。 至少在過去的時間線上是這樣。 如果說韓系和法系還可以說是輝煌過後巔峰不再的話。 那麼意系…… 笑死,華夏的乘用車市場就沒正經出現過意系。 只有兩個曇花一現的型號,勉強算是打出過一些水花而已。 倒是依維柯這種工具車賣的一直不錯。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站在眼下90年代末這個時間點上,義大利人看著幾乎風靡全國的依維柯,絕對是有理由對自家乘用車在華夏的未來存在幻想的。 在這種情況下,找上老夥計金陵汽車公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如今相比上一世也只是早了兩年而已,並不算什麼大事。 真正讓常浩南覺得驚訝的,是那個合作成立的汽車研究院。 這可是1997年,不是2023年。 別說義大利汽車了,就連拉達這種工業垃圾都能往華夏賣出不少。 君不見吳懿範就買了一輛麼。 哪個外國品牌會跑過來跟華夏合作研究汽車? 說句難聽的,把上一代甚至上幾代的技術拿過來給你換個殼都能大賣,你拿什麼和人家合作啊? 常浩南還沒自信到覺得自己研究出來的那些技術影響力能大到這種程度。 航空產業的技術確實會向下擴散到其它行業,但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尤其這年頭的汽車幾乎沒什麼正經的電氣化裝置,也幾乎不會考慮風阻和風躁這些空氣動力學問題,常浩南最擅長的兩個部分,根本進不去汽車研發領域。 至少進不去家用的乘用車研發領域。 非要說的話,可能也就是在整車結構設計上會有點用。 但這也依然是個更偏向於商用車的部分。 畢竟90年代這會,也沒有誰在家用汽車上使用熱成型鋼和壓鑄車身。 因此,好一會過後,常浩南才終於點了點頭,回答道: “只要這個研究院是開在國內,使用軟體當然無所謂,更何況菲亞特那邊也是透過了申請的試用使用者。” 其實這種問題一般沒必要如此小心。 畢竟金陵汽車拿到的torchmultiphysics也只是公開發行的大杯而非只面向部分使用者的超大杯。 只不過火炬公司的情況比較特殊,明擺著屬於上面重點關照的企業。 對方可能是怕亂搞會被鐵拳砸,所以求個萬無一失。 “那我回去之後就回個函……” 得到肯定回答的楊慧梅正準備起身,但又被有些好奇的常浩南叫住: “他們有沒有說這個汽車研究院,具體負責的研究領域是哪塊?” 在之前申請軟體試用的名單中,菲亞特集團是唯二的國外商業使用者之一。 只不過因為這涉及到一些更加複雜的法律問題,所以非大陸地區申請的試用版軟體都還沒有發貨。 但看上去對方已經有點迫不及待那意思了。 照理說不至於這麼著急。 他菲亞特要是真有這種新車研發的積極性,哪至於從華夏市場兩度走人,以至於後來組建的聯盟都被稱為“失意者聯盟”。 “這倒沒有,對方只是給我們發了個情況說明函,不過您要是想更具體瞭解一下的話,他們也在函件最後留了聯絡方式。” …… 當天稍晚些時候,金陵。 總經理李良義的辦公室被敲開,秘書大步流星地從外面走了進來。 “李總,剛剛接到火炬公司那邊楊經理的電話,說合作成立的研發中心只要設定在國內,就沒有問題,正式的回函和授權檔案會在隨後寄過來。” “這樣就好,你安排一下時間,讓負責對外合作通知去跟菲亞特那邊的人開始談其它的合作細節吧。” 李良義抬起頭,摘掉眼鏡放在桌上。 實際上,在發函之前,他就預料到大機率能夠獲得透過,只不過對方雖然規模不大但背景太硬,他為了保險才加上這麼一道程式。 還耽誤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 想到這裡,他又對秘書叮囑道: “告訴小余,讓他那邊提高一些效率,現在國內的乘用車市場一天一個樣子,咱們能早一天把車賣出去,就是多幾十上百萬的利潤!” 秘書聞此又從公文包裡掏出了一份檔案,放在李良義的桌上: “其實餘經理那邊,這段時間也一直在透過非正式的方式和菲亞特方面的代表溝通,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初步的意向協議,請您過目。”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