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常浩南今天計劃見面的幾個人都是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搞模鍛壓機設計的老前輩了,對於情況其實比他還熟悉,完全可以直接進入正題。 但是突然之間增加了這麼多幫手,情況就跟原本的預期有些偏差了。 儘管這些人應該也都是結構和機械方面的專家,但也只能說是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在大面上符合模鍛壓機研發的需求。 但如果要真正落實到專案開發上來,那畢竟隔行如隔山,能像常浩南這樣在不同研究方向上無縫切換的人還是極少數。 所以有必要對整個專案進行一次總體概況上的介紹。 旁邊的張永本以為今天只是明確一下各單位具體參與專案的情況就完事了,沒想到常浩南跟大家見面第一天就要直接上強度。 但現在這個場面下,他哪可能反對常浩南的意思? 因此只是遲疑了一瞬間,便向在場的一百多號人宣佈暫時休會,好回去取紙筆電腦等必要的物件。 兵器工業這邊的一眾人前幾天就已經被提點過這次機會的重要性,雖然也對這樣快的進度略感意外,但也紛紛起身,按照張永的要求迅速離開會場。 偌大的小禮堂很快恢復了一片清淨。 坐在距離常浩南最近一張長條桌旁邊的顏永年看著人群從門口齊齊整整地離開,很是感慨地長嘆了一聲: “還得是軍工系統的老大哥啊……看看人家這戰鬥力……” 雖然沒有繼續說下去,但顯然是想起了這個模鍛壓機當年的遭遇。 如果當年的機械工業系統內部能稍微團結一些,不至於把沈鴻老爺子給排擠走的話,這個專案也未必至於半途而廢。 而後面明顯是有人刻意而為的資料損毀,就更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聽到別人誇讚軍工系統,身為其中一員的張永自然與有榮焉。 但是常浩南就在身邊,無論如何輪不到他飄飄然。 更何況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們也面臨著自己的難處。 “顏教授也不必這樣說。” 張永有些苦惱地抓了抓頭髮: “兵器工業系統這次表現的這麼積極,也是因為感受到了壓力,說是合作參與,其實就是要從你們這邊取取經……還希望常總、顏教授和其它同志們不吝指導……” 如今在場的只剩下幾個核心成員,一些剛剛不方便說的話題也就可以放開了。 顏永年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自然知道這所謂“取經”的物件主要是常浩南,他們只不過是因為剛好在場,所以被順帶著加在了後面,因此並沒有回話。 “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嘛……” 常浩南剛剛端起茶杯,趕緊向張永擺了擺手說道。 這樣講一方面是面子上無論如何還是要謙虛一下,另一方面他也確實抱著這樣的想法。 他過去的研究範圍雖然普遍較廣,但基本還是侷限在天上飛的東西。 而兵器工業集團的主營業務,乃至於包括這個重型模鍛壓機,都應該算是“地上跑的”。 雖說萬變不離其宗,但多少還是有點區別。 再說了,這個“進步”又未必非得是技術層面的…… 不過這種話,常浩南自己可以說,張永肯定不能當真,當即面色凝重道: “常總,雖說這批同志是參與模鍛壓機研發專案裡面,但還是麻煩您有條件的話,在各個方面都能指點一下……” “最近這些年,上面對於國企的態度就是抓大放小,但怎麼是大怎麼是小,其實一直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都是大家在操作裡面自己摸索。” “現在航空工業那邊,連貴航那樣規模的企業都被拉出來,做了國企市場化改革的正面典型,我們兵器工業這邊壓力確實很大,明年年初幾大總公司就要搞集團化改革,現在這個當口,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了……” 實際上,選擇求助於常浩南,確實也是張永沒什麼辦法了。 系統工程二司主管的三方面業務,兵器工業、核工業,以及軍轉民。 核工業由於政策原因,不是你想發展就發展的,雖說沒有業績壓力,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搞出什麼成績。 軍轉民十幾年前確實是塊香餑餑,但現在已經是90年代末,該轉的都已經轉過,紅利期早就過去了。 就剩下兵器工業這一根獨苗能操作一下。 但兵器工業的主營業務是地面裝備和工程機械之類。 軍用民用都包括在內。 雖然聽上去不太高大上,但那只是門檻低,真想搞好一點不容易。 甚至於,因為門檻低且不太敏感,很多在航空航天之類的領域沒什麼競爭力的國家,反而能點出這方面的專精。 比如什麼德國、義大利、瑞典、日本乃至韓國,都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哪怕在常浩南橫空出世之前,航空航天,乃至船舶工業這塊都還能打一打價效比牌。 畢竟這些東西說穿了還是賣方市場,只要能把東西拿出來就不愁賣。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