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裝不下去了,趕緊一目十行地往下看。
華夏方面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基本方案已經有了,但因為還沒簽署正式的合作研發協議,所以按照規定沒辦法直接送出去,需要你們派個代表團過來。
而且現在的設計只是個大概,要想進一步深入細節,還需要獲得獵鷹8z平臺的詳細設計資料。
在回函最後,還特地加了一段,說最近兩到三年可能是輕型預警機市場大爆發的關鍵時期,目前的競爭對手還不算多,希望雙方能夠團結一致,不要因為一些小的分歧而造成雙輸結局云云。
不難看出,對方這是話裡有話。
至少已經知道了艾德斯坦納前段時間想要找第三方合作,結果走投無路被迫只能吃回頭草的事情。
只不過大家都是體面人,有些話不可能說的太明白而已。
當然,也是在催促達索方面儘快做出決定。
甚至還帶著點pua的嫌疑。
不過,看出來歸看出來。
但這段話確實抓住了艾德斯坦納的心理。
於是,剛剛回到自己辦公室,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的助手,又被一個電話給叫了回去……
……
僅僅一週之後,一個由迪迪埃·卡索雷帶隊的代表團,便從法國啟程,前往了華夏。
儘管卡索雷此前和航空動力集團的接觸並不多,更是第一次跟劉永全見面,但他本來也支援在預警機專案上和華夏合作,算是完全相向而行。
因此,雙方的會談進展倒是非常順利,很快就結束了務虛階段,開始確認初步設計方案。
其實照理來說,預警機天線的佈局總共就那麼四五種。
在卡索雷看來,既然華夏人已經裝備了一種採用t字形截面天線的中型預警機,那麼這次拿出來的,很可能就是一個按比例縮小之後的方案。
關鍵還是如何把功能完整的系統整合到獵鷹8z這樣一個體量不太大的平臺上,又不會對飛行品質和機體結構產生致命影響。
然而,當劉永全開啟投影儀,把方案呈現在幕布上的時候,他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或許還是太年輕了。
出現在達索代表團眾人面前的,是一根一字型的天線。
按說,這應該算是平衡木結構的經典設計。
但卻並不像愛立信公司的方案那樣,靠幾根粗壯的支撐架安裝在機背上。
而是由一個類似掛架的細長結構被固定起來。
只不過,這個「掛架」是倒過來的。
相當於機背上多了個腹鰭……
得益於這種設計,天線與機體之間的距離很近,大大降低了整個結構對於垂直尾翼效率的影響。
而平尾由於完全高出陣面,更是完全不存在問題。
又因為沒有擾亂氣流的掛架,也無需擔心高速飛行時的穩定性……
總之,在氣動上似乎完全規避了所有隱患。
而唯一的問題是。
為了保證t/r元件的數量,這根一字型天線的尺寸……
太長了。
幾乎佔據了60的機背。
而且,整個天線的重量,都集中在那窄窄的一條線上。
一架民用飛機,在結構上不會留出特別誇張的餘量。
這種安裝方式,雖然對升力面和操縱面沒了影響。
但卡索雷幾乎可以肯定,機體本身無法承受如此高強度的負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