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也算是名正言順。
常浩南接到手中,簡單翻了翻。
發現是一系列審批表。
格式和印章都還是過去的裝備工業司,顯然並不是新報上來的東西。
而是蘭新志正在從手頭的專案裡面精挑細選。
「你應該從丁主任那邊聽說了,現在除了裝備工業二司以外,我手裡還有一個國家重點工程建設辦公室,專門負責統籌重大裝備和專案建設。」
「但是常顧問你也知道,真正的重大專案,又輪不到我們這個層級的單位來拍板,所以在管轄的業務範圍上面,實在不太好把控……」
他說到這裡就戛然而止。
不過常浩南當然還是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2003年這會,華夏正好處在一個「已經有了點小錢,但又不是很有錢」的,比較微妙的時間點上。
外在表現就是想要放手乾點大事,但又不太放的下心。
像是西氣東輸丶青藏鐵路丶載人航天這種百年大計級別的狠活,都是工建委,乃至更高一級直接主抓的。
而如果落實到具體業務,那四個裝備工業司的職能又可以完全概括。
蘭新志主管的這個辦公室夾在中間,反而接近原來裝備工業司的那個定位。
擱在未來的工建委體系裡,似乎就顯得有點雞肋。
可是上級把一個單獨的新部門交到你手裡,你如果不整出點動靜,乃至於直接把存在感給弄沒了,總歸也不太好。
從蘭新志的角度出發,確實很值得頭疼。
常浩南從手中的資料裡隨便抽出幾份,詳細看了看內容。
然後,微微皺起眉頭。
接著又看了幾份。
結果眉頭皺得更深了……
「蘭司長。」
他露出有些不忍直視的表情:
「怎麼……全都是高校課題組主持的啊?」
並不是常浩南對高校有什麼偏見或者不滿。
實際上,哪怕只在他隨手抽出來的這幾份表中,就已經看到了高速列車永磁同步牽引系統丶壓注工法掘進成型技術丶水下擠密砂樁技術丶重型滑移液壓系統等諸多極具前瞻性的研究內容。
但問題是,太有前瞻性了。
這些東西即便在當前的時間線上,沒個十年八年功夫也很難落地。
倒不是說不能支援,而是很難作為重點工程建設辦公室的當家專案。
就比如那個水下擠密砂樁。
是填海造島用的核心技術之一。
你要問好不好,那當然是很好的。
然而,哪怕兩年時間出理論成果丶三年時間進行驗證丶再用三年把工程做出來。
按照這種魔鬼效率,也得八年時間才能造出第一個島……
「所以我這不也是正在發愁麼……」
蘭新志有些無奈地靠在椅子上:
「現在已經明確立了項的大專案,早就被分的差不多了,我就只能動用長遠眼光,賭一把未來咯……」
聽對方說到這裡,常浩南突然靈光一閃:
「要納入到你們這個辦公室的支援範圍……有什麼硬性條件沒有?」
雖然他眼下並不缺資源,但多一個部門背書,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蘭新志說這些,本來只是好友間的閒聊,並沒有想著讓常浩南幫忙。
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也就順勢回答道:
「首先不能是明面上的涉軍專案,那些是以後的國防工業局來管……」
「其次是必須獨立自主,在專案整體上不能依賴國外,當然具體到零部件層面倒是無所謂……」
「然後是必須對國民經濟有比較深遠的影響……但還不能影響太大,否則上級部門就該接手了……」
「……」
一堆條條框框劃下來,常浩南也總算知道對方為什麼一開始不找自己了。
光是第一條和第三條,就排除了他手頭的大多數專案。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
「你覺得……渦扇20怎麼樣?」
常浩南略加思索之後,突然提議道:
「總體方案現在已經差不多了,不出意外的話,年中就會開始走立項流程,現在提交申請應該還來得及。」
聽到常浩南主動給自己解圍,蘭新志眼前一亮。
但隨即又猶豫了一瞬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