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斌重新戴好眼鏡:
「我這邊正在研製的一個型號,也剛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聽到這句話的陳志巍先是面色一喜——
這意味著自己可以獲得來自院裡其它專案組的支援。
但旋即覺得這種反應似乎不太合適,所以趕緊把表情給繃住了:
「您是說……大推力氫氧機?」
隨著華夏近些年對於軌道運載能力的迅速提升,原本由長征2/3/4組成的火箭序列已經逐漸無法滿足需求。
而新一代更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的研製任務,自然也是落在六院頭上。
「沒錯,不過我們也正在尋找解決辦法,可能需要很多輪疊代試驗……」
李斌語氣平淡地給出回答,緊接著馬上追問道:
「你們現在能分析出這個不穩定產生的原因麼?」
「是供應系統耦合型,還是燃燒室耦合型?」
實際上,這也正是燃燒室入口處發生問題的最大難題。
高頻燃燒不穩定問題本質上是推進劑輸送丶霧化丶蒸發丶混合丶化學反應……等一系列燃燒子過程與燃燒室內部擾動場之間的耦合共振現象。
而燃燒室入口恰好在火箭發動機兩大主要系統的交界處。
一旦出問題,有時甚至很難確定是哪個系統所導致的。
好在陳志巍畢竟也是老工程師了,經驗和技術都相當老道。
他點點頭:
「雖然還不能100確定,但壓力訊號的振盪頻率較大丶振盪週期較長且相當不穩定,而且還發現有固有聲模態對應的駐波場,基本符合燃燒室耦合型不穩定的特徵……」
說完之後又稍微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繼續給出判斷:
「而且是切向燃燒不穩定。」
李斌聞言先是雙眼微微睜大,接著露出了一個笑容:
「那就完全一樣了……我們院這幾種火箭發動機都採用圓筒形燃燒室,從頭部噴注燃料,以等壓模式組織燃燒,火焰鋒面和噴注面板間存在可燃混合物層,緊挨鋒面的可燃混合物溫度較高,受流場內在不穩定機制的影響,極易在此可燃層內產生熱點,從而誘發形成旋轉爆震波……」
「當然,旋轉爆震本身就是一種新的技術路線,不過前提是爆震現象能被有效預測和控制……如果在我們傳統火箭發動機裡面出現失控的爆震現象,就很可能誘發切向燃燒不穩定。」
說到這裡,他看了一眼旁邊的陳志巍:
「雖說我們現在也沒辦法從理論上確定燃燒不穩定現象的過程機理和控制規律,但工程層面,還是可以透過模擬和實驗確定爆震波在燃燒室中形成的具體位置,再確定到底是改進噴注霧化過程丶射流摻混過程還是蒸發燃燒過程……」
「最理想的狀態下,可能只需要微調燃燒室的具體截面形狀,就可以大大緩解燃燒不穩定的振盪幅度和振盪頻率。」
火箭發動機作為一種一次性用品,有這樣一點好。
就是很多問題哪怕不能完全解決,也可以退而求其次。
只要保證在其短暫的幾分鐘工作壽命裡不出問題就行。
這幾種大推力低溫機本身也不用於載人,對於系統可靠性的要求沒有長2f那樣苛刻。
「非常感謝您。」
陳志巍長舒一口氣。
然而,還沒等他和旁邊的技術人員們徹底放鬆下來,李斌就話鋒一轉:
「但你們也別高興太早……」
「這種辦法聽起來簡單,但因為需要試驗次數打底所以週期相當長……我這邊的時間表倒是還好,不算太著急,但你們還是要考慮一下,能不能跟上那位常院士的進度要求……」
果然。
這一句話出口,陳志巍剛剛舒展開的眉頭又重新皺了起來。
許久之後才輕嘆了口氣:
「那也沒辦法……加班加點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