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

燃燒不穩定?

就在常浩南一行人在連海附近對雙錐體彈頭進行驗證的當天下午。

鎬京。

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

低溫液體推進劑發動機研究中心主任李斌一邊往身上套著淡藍色的實驗服,一邊步履匆匆地走進一間獨立的測試車間。

裡面二十幾名和他裝扮相似的技術人員正或站或坐地圍攏在一臺電腦周圍,旁邊還放著一塊寫滿了公式和示意圖的白板。

看樣子是在開會。

一名略有些禿頂的中年人站在中間,正拿著一根天線當做教鞭,在白板上面指指點點。

正是之前代表六院出席高超音速武器開發會議的陳志巍研究員。

後者這會兒也恰好轉過身,看到了剛剛從門口快步走來的李斌。

當即停下動作:

「李主任?」

周圍眾人也隨著這一嗓子轉過身來。

「老陳,同志們,好訊息!」

李斌腳步不停,揮舞著手裡的兩張紙,語氣中也帶著藏不住的興奮:

「剛剛接到來自上級的通知,今天上午,常院士和一院那邊的同志聯合二炮飛彈部隊,在渤海地區進行了一次雙錐體彈頭測試,並取得全面成功!」

其實他原本不是高超動力專案的直接參與者。

甚至整個六院在其中的預計份額都比較有限。

但常浩南卻突然規劃了一發驗證彈,還是採用液體燃料作為動力。

恰好可以讓他們正在進行的幾個專案藉此進行實際技術驗證。

因此,院裡面也相應把重視程度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當然,因為六院本身就還有好幾個重點專案,所以高超方面的具體研發工作仍然由陳志巍來領導。

不過同一個單位的東西,技術上總歸會有些相通性。

這才把李斌指派過來,作為整個驗證彈動力系統研發的負責人,以便對全院的資源進行統籌。

現在測試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進展,李斌自然很受鼓舞。

然而,他很快注意到,面前的二十來個技術人員,似乎並沒有自己預想當中的那樣高興。

「彈頭已經達到了預定速度?」

幾秒鐘過後,陳志巍才開口問了一句。

但語氣卻顯得有些怪異。

李斌壓下心頭好奇,還是點了點頭回答道:

「沒錯,而且末端導引頭成功開機……雖然導引頭本身也是一個暫時的替代品。」

又過了大概一秒鐘,測試車間內才爆發出了一陣掌聲。

表面上聽著還算熱烈,但顯然是那種在會議上面的丶例行公事型別的掌聲。

這下子,李斌一時也顧不上再聊起彈頭方面的事情,轉而把注意力放在了遠處的白板,和電腦螢幕上。

作為專業技術人員,他很快看出,上面是火箭燃燒室-噴嘴模型的控制方程及相應解耦方法。

這讓李斌頓時心頭一動:

「這是……遇到燃燒穩定性問題了?」

陳志巍回頭看了一眼,接著撓了撓已經不剩多少頭髮的頭頂:

「是……」

他轉身坐到電腦前面,重新調出了一張資料圖:

「在工作測試中我們發現,發動機在點火大約五秒之後,就已經發生了較大幅值的壓力振盪,雖然目前還沒有因為這個問題導致什麼嚴重後果,但我們把工作30秒以後的發動機拆開進行過檢查,很多零部件表面已經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損傷……很難完整堅持過預期的工作時間。」

說話間,他又伸出手中的伸縮天線,指向了一張被吸鐵石壓在白板上面的照片。

李斌頓時對剛才那一幕場景的原因有所瞭然——

自己這邊的工作剛剛才遭遇困難,結果轉頭就聽見隊友那邊取得了重大進展。

這事確實很難讓人高興得起來。

他一邊這樣想著,一邊把手中的兩張紙丟在一邊,快步上前來湊到白板旁邊。????接著摘掉老花鏡,眯縫著眼睛湊到近前。

那是一個直徑大約15厘米的金屬盲板。

應該是用在燃燒室入口處一個燃料輸送閥門上面的。

只不過,朝向內側的一面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褶皺,顯然是受到了某種高頻次的強力衝擊。

這一幕,對於他來說相當眼熟:

「確實有些嚴重,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