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盾
「海上?」
朱永順把腦袋愈發湊得近了一些:
「是要部署到一座島上?」
「那可能需要對部分雷達元器件進行一些特殊處理……」
他一邊說,一邊思考著在島嶼環境下部署高精密電子裝置所需要的各項準備工作。
普通陸基雷達直接搬到海上雖然不是不能用,但效能和可靠性都會大打折扣——
除了剛剛說過的鹽霧問題以外,像地基穩定性丶供電能力丶水汽對雷達波所造成的干擾……都需要納入考慮當中。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表面上看著一樣的裝備,也要額外整一個單獨的海軍型號出來。
不過,還沒等他想明白,就看到旁邊的李建強搖了搖頭:
「恐怕……不是島上。」
朱永順幾乎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不是島上,難道還能在……」
他本來想說,難道還能是在水上?
但話到一半,便戛然而止。
「真是在海面上啊?」
這時候李建強已經從旁邊的電腦裡調出來了浙省周邊的海域圖。
實際上,浙東外海的島嶼雖然數量不少,但要說能把雷達拉上去部署丶並長期駐人的,也就那麼令人耳熟能詳的幾個。
大多數只能說在海洋法理角度叫「島」,但本質上就是塊始終暴露在海面上的礁石。
至於常浩南標出的那個位置,周邊更是一片汪洋。
連個礁盤都沒有……
「確實沒有任何標註出來的陸地。」
李建強搖搖頭:
「而且,不僅那個座標上沒有,就連附近方圓幾十上百公里內,也沒有……」
一時間,兩個人盯著面前電腦螢幕上的海圖,有些沒了主意。
雖然常浩南給出的只是個算例,他們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但周邊也沒陸地,也就意味著調整完之後的結果大機率也還是在水面上。
「這麼看來,我剛才提出的方案還是很難落實啊……」
朱永順不免有些灰心。
然而李建強的反應卻沒有這麼悲觀:
「其實……要我說,把雷達部署在海上,也未見得就不可行……」
「……」
又是幾秒鐘的沉默。
朱永順看了看螢幕,又看了看桌上的那份檔案,腦子裡也突然蹦出來了一個解決方案:
「您是說……讓預警機前出,作為第二個發射機,和其它幾個岸基雷達點位配合?」
但說完之後,自己馬上也覺得不太妥當:
「但預警機的速度太快,運動平臺要想和固定平臺同步,技術上……」
「不不不……」
還沒等他說完,李建強就趕緊擺了擺手:
「技術問題還是其次,關鍵是哪怕眼下這個情況不太可能擦槍走火,但在隱形飛機的威脅下隨便派預警機前出,也還是有點太過於託大了……況且上級的計劃是讓那架剛剛服役的空警2000a作為兜底手段,利用l波段雷達防止對方真的突破防空圈,沒給我們留下使用空間。」「所以我的意思是,可以考慮讓海軍的同志們出一出力……長興那邊造的兩艘中華神盾不是已經基本完成測試,計劃7月底之前就正式入列服役麼?」
這已經完全是明示了。
以346雷達為核心的艦載區域防空系統,雖然有官方名稱叫「海之星」,但因為和美軍的宙斯盾系統對標,所以哪怕在軍隊內部,也有人更喜歡「中華神盾」這個綽號。
朱永順也瞬間就理解了李建強的意思。
驅逐艦體量夠大,本身又有防空能力,相比預警機受到的威脅較小。
而且,作為一艘船,它也可以像地面雷達那樣,在相對長的時間裡被部署在某個特定位置附近,無需像預警機那樣還得抓時間視窗。
這對於需要發揮以逸待勞優勢的防守方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利好。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
朱永順強壓住心頭的興奮勁,提出了擺在面前的困難:
「水面艦艇平臺雖然相對穩定,但總歸不是完全固定的部署模式,而且346雷達和我們手頭的型號在很多技術細節上也不一致,要想讓二者之間實現收發配合,那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啊……」
雙基地雷達,尤其是部署在不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