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提前了半年以上。
對於後冷戰時期的裝備專案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蹟。
要知道,在2005年這會兒,美國空軍還比較有節操,幹不出那種透過修改標準強行透過認定的事情。
因此f22的ioc,是真正有作戰能力的ioc。
甚至可以直接進行值班……
停機坪上,兩架飛機在塔臺引導之下緩緩駛入停機位,很快便有地勤人員坐著小車趕到,幫著架好了登機梯。
與此同時,完全一體化成型的座艙蓋緩緩開啟,兩名飛行員摘掉氧氣面罩和飛行頭盔,爬出機艙。
其中一個人的頭髮已然花白,就戰鬥機飛行員這個行當來說,年紀似乎有些過於大了。
以至於在雙腳重新踏上地面之後,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扶著一旁的飛機牽引車,喘了幾口粗氣。
就在這會功夫,旁邊另一架飛機的飛行員主動走過來,並鄭重地敬了個禮:
「約翰·江珀將軍,恭喜你已經完成了f22戰鬥機的全部駕駛培訓科目,可以獲得飛行資質了!」
江珀,也就是現任美國空軍參謀長緩緩抬起頭:
「也感謝你這段時間的指導,埃文·羅賓遜上校……」
說著站起身,和對方並排朝著塔臺的方向走去。空軍最高指揮官接受作戰飛機的駕駛培訓,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美軍的一項傳統。
當然,堂堂帝國二等人,不可能真讓六十歲老頭子上天去打仗。>/>
所以更多屬於象徵性質的。
差不多能飛幾下就可以了。
而江珀今天特地過來「加練」,自然也還帶著其它目的。
果然,在離開人群之後,參謀長便開門見山地向身邊的羅賓遜問道:
「上校,從你個人的角度來看,f22面對傳統的第三代戰鬥機……比如蘇27或者米格29,具體會有多大的優勢?」
對於新一代飛機的戰鬥力,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自然有過自己的說辭,諸如相當於f15的一百幾十倍之類的。
但江珀本人就是當年f15a早期型號的飛行員,非常清楚這些宣傳話術裡面的貓膩。
相比於廠商的宣傳,他還是更相信一線飛行員自己的判斷。
羅賓遜遲疑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
「我無法給出直觀的判斷,將軍。」
江珀沒有馬上開口,只是露出詢問的眼神。
果然,又過了幾秒鐘後,上校繼續解釋道:
「我們用f22與f15和f16進行過1對2丶1對4甚至1對8的模擬訓練……只能說就飛機本身而言,第四代戰鬥機在效能上的提升是存在質變的,即使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也至少能夠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取得一些戰果。」
這個回答讓參謀長閣下非常滿意:
「那麼……隱身能力,在其中發揮了多少作用?」
「非常關鍵,將軍閣下。」
這一次,羅賓遜幾乎不假思索地給出了回答:
「沒有隱身能力的對手往往在我們佔據優勢陣位並發動攻擊之後才會後知後覺,大多數情況下會直接損失1-2架……當然,就算進入視距內戰鬥,f22的機動性也遠遠超過我所接觸過的任何一種對手,但總歸不如在中距離以外那樣保險。」
江珀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答案。
但羅賓遜卻還沒有說完:
「不過,實際使用的環境畢竟不同於模擬,比如具備優勢數量的敵人不會像對抗訓練當中一樣直挺挺地衝過來,讓我們把隱身優勢發揮到最大,而是會使用戰術,比如透過來回拉扯來消耗我們的燃料,您知道f22並不是一種以航程見長的飛機……」
「另外,隱身也並不是絕對的,尤其飛機的側後方仍然可能被探測到……就算無法鎖定,也會引起敵人警覺,所以如果對手的規模太大,或者有強力的地面防空設施作為依託,那提前佔據優勢位置的難度就會很大……」
「總之,f22很好,比人類歷史上生產過的任何一種戰鬥機都要好,但它仍然不是萬能的,我們需要足夠的數量,才能真正發揮出第四代飛機的全部優勢……」
除了雷達隱身和高機動性等明面上的亮點以外,f22的另一個巨大優勢是用於機間/機隊內資料傳輸的ifdl資料鏈。
不僅比lk16頻寬更大延遲更低,可以實時分享雷達探測結果等資料,更重要的是利用定向窄波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