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才穩定發現了正在進入攻擊航線準備投彈的b2。
這對於東海上空的鬥爭形式來說顯然不夠——
一方面,不可能允許敵人的飛機飛到距離海岸線太近的距離。
另一方面,f22的隱身能力和機動性更強,留給航空兵的反應時間也更短。
因此,對反隱身作戰也提出了新的丶更高的要求。
空軍雷達裝備在這幾年中自然也進行過升級,但畢竟不算脫胎換骨,大部分真正的新一代裝備正處在研發關鍵階段,並不可能在這一兩個月裡就投入使用。
而且,在己方沒有隱身飛機作為陪練的情況下,面對底細不明的對手能發揮多少作用,誰也不敢打包票。
長達幾分鐘的沉默過後,空軍裝備研究院副主任,同時也是空軍預警學院教授的李建強輕輕舉起了手。
喬晨青示意他暢所欲言。
「報告首長,這幾年來,我一直在根據巴爾幹半島的那兩個戰果,以及常總……常院士當年提出的理論,研究利用現有裝備儘量提高反隱身能力的方法。」
李建強回答道:
「總的來說,在面對小rcs目標時,如果將四部單基地雷達中的兩部只使用接受功能,另外兩部只使用發射功能,組成一個複合式的雙基地雷達網,那麼在部署引數合適的情況下,有效探測範圍將比四部雷達分別單獨使用提高45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