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

衝過程中被探測到的可能性,提高隱形飛機在使用過程中的戰術靈活性。」

「我想請各位注意到的一點是,雖然我國空軍目前仍然以國土防空任務為主,但人民軍隊尚有歷史使命需要完成,新一代主戰裝備應當逐漸摒棄單純的防禦性作戰思路,開始考慮在進攻任務中可能面臨的作戰環境……」

「並且,除了更優秀的隱身能力以外,這一半無尾佈局還連帶著提供了更大的彈倉深度,讓飛機可以在維持隱身狀態的前提下攜帶直徑更大的空對面武器,而不需要專門研製像sdb那樣的小當量丶小尺寸彈藥,這一點也是美軍研發jsf戰鬥機的初衷之一……」

這一番表態,竟然直接把剛才已經嚴重傾斜的天平給拉回來了不少。

尤其那段「人民軍隊尚未完成的歷史使命……」,更是直接擊中了幾位軍隊代表的內心。

討論的聲音,又一次在會場中瀰漫開來。

眉頭緊鎖的呂光低頭沉思了一會,然後轉頭看向之前一直都沒表過態的李建強:

「老李,你覺得……像an/fps-115這樣的遠端警戒雷達,如果用來執行反隱身作戰的話,效果大概會如何?」

呂光雖然是空軍裝備研究院一把手,但主要專精的還是航空領域。

而防空反導這一塊,還是後者更加專業。

李建強聽罷一愣:

「你是說鋪路爪?」

但還沒等呂光回答,他也迅速理解了對方這一問的意思——

既然剛才孫琮已經提到了和進攻任務有關的話題,那自然要把未來一段時間內主要假想敵的防空裝備考慮進去。

像霍克或者天弓之類的防空系統倒是不足為懼,但那兩臺鋪路爪如果真的建成並投入使用,多少還是得尊重一下的。

「我們國家目前沒有類似的裝備,所以我不好直接下結論……」

李建強思索片刻之後,先是來了個免責宣告,接著便回答道:

「鋪路爪的設計初衷是用於高精度反導預警,所以陣面仰角很大,並不利於觀測遠端中低空飛行的空氣動力學目標。」

「當然,這個雷達畢竟對10平方米rcs的目標有5000公里以上的理論探測距離,而且採用了並非隱形機舒適區的uhf波段……所以就算考慮到上面這些不利因素,在不考慮低空突防或者電磁干擾的前提下,對於一般隱身目標的威脅還是不容小覷。」

就在旁邊幾人都以為這就算是最終結論的時候,他卻又突然話鋒一轉:

「但話說回來……鋪路爪畢竟是一個固定目標,就算空軍不好處理,畢竟還有第二炮兵的彈道飛彈嘛……而且呂院長您別忘了,我們對於未來作戰想定的重點也不是如何奪取目標,而是如何進行區域拒止……」

這個回答,算是把呂光差點被帶偏的思路給拉了回來。

航空兵目前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儘快形成戰鬥力的四代機,用於和f22,以及未來數量更多的f35對抗。

在抱定了這個思路之後,其實並不難分析出,611所的方案就是目前最適合的。

就算再有其他諸如三翼面或者常規佈局的方案拿出來,也很難比鴨翼+大三角翼佈局更佔優勢。

而與此同時,航空工業這邊,也開始關注到了半無尾佈局的一些具體技術問題……

「常院士,半無尾佈局需要和推力向量技術結合,才能取得和其它翼面佈局相當的操縱性和機動性,請問航空動力集團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如何?」

不出意外地,很快便有人主動把話題引到了常浩南這邊。

說實話,常浩南本人對於這個半無尾佈局是真的很有興趣。

但興趣歸興趣,他不可能簡單因為個人好惡就影響結果的公平性。

「我們集團正在一臺渦扇10發動機進行向量噴口的地面操縱測試,預計最晚明年就能進入到飛行驗證階段……」

常浩南先是簡單提了一下自己這邊的研發進度:

「不過,半無尾佈局需要的是全向推力向量技術,這種向量噴管的結構非常複雜,使用壽命會比發動機本身短得多……當然一般情況下向量噴口起作用的時間很短,所以倒還可以接受,但如果要讓推力向量頻繁參與到飛行控制當中的話,就必須得考慮這個問題了……」

飛機研發,歸根結底離不開動力。

因此常浩南的這一番話,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給整個研討會定下了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