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投向不遠處之外的那臺連續鐳射加工裝置。
已知電子對晶格的弛豫時間大概是皮秒(10^-12秒)量級。
那麼要在熱效應體現出明顯效果之前,單獨觀測那種新的機理,最差也需要一種週期在納秒以下的脈衝鐳射器……
而考慮到實驗速度的話,最好是皮秒甚至是飛秒——
之前慄亞波也已經說過,根據過往研究,2s以下的連續鐳射加工效果很差。
那就是說這種新機理的單次作用效果很差。
需要次數來堆。
而在相同時間內,皮秒鐳射的輻照次數將是2s鐳射的5億倍……
……
大概過了十幾分鍾。常浩南總算是從自己的思緒中走出來。
然後就聽到旁邊一個略顯驚慌的聲音:
“老師,老師?”
是慄亞波。
“嗯?”
常浩南轉過頭,看到自己的弟子正一臉焦急,手裡還拿著一卷衛生紙,和一杯水。
“老師,您這……”
這個時候,常浩南才意識到,自己竟然已經出了一身的汗。
襯衫都粘到面板上了。
顯然是經過了一番高強度的散熱。
“哦……剛剛想了點事情。”
常浩南接過衛生紙,扯下幾塊給自己擦了擦。
他很快想起,之前自己理論水平晉升到LV4的時候,系統曾經提醒過,當研究一個能力範圍內的未知現象時,將會有一定機率可以看破其本質。
現在回想起來,剛才那一波突如其來的靈感,應該就是這個“一定機率”恰好發揮了作用。
超神了簡直是。
“亞波啊。”
常浩南做了幾個深呼吸,又喝了口水,讓自己能稍微平靜下來:
“我覺得,鐳射燒蝕的熱效應機理這塊,真的可以寫篇文章出來。”
這功夫鐳射加工應該算是個材料學領域的熱門方向,只不過研究焦點都聚焦在熱效應方面。
而剛剛常浩南推測出的那個機理,即便不是他首創,至少也沒有得到過廣泛關注。
既然這樣,那不如順水推舟。
讓大家繼續在熱效應這個方向多走一段路。
就算以後有人發現了這裡面的奧秘,那也說不出什麼——
我又沒資料造假,只是揭示了鐳射熱效應的機理而已。
你還能怪我研究得過於深入不成?
稍作停頓之後,常浩南又繼續道:
“雖然你現在的資料量還有點小,但我覺得後面可以加入不同波長、不同鐳射束入射方式、不同氣體環境對加工效果的影響,再從微觀機理上解釋一下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比如環氧樹脂分子對不同波長鐳射的吸收率肯定不一樣。”
“還有CFPR分子之間的化學鍵能,應該正好處在可見光的能量範圍內,所以紅外入射肯定沒辦法直接斷鍵,只能透過光熱效應促成熱融化……”
這一次,他並沒有啟用那個被動技能。
估計身體狀況也不支援短時間內頻繁啟用。
畢竟剛才那個出汗量,確實有點不正常。
不過問題不大。
對於現在的常浩南來說,材料學,要想水一篇論文,哪怕是高水平論文,只要資金充足,難度也並不算大。
更何況這裡面還是有真材實料的。
只是方向出現了點偏差而已。
旁邊的慄亞波則拿著一個小本本,邊聽邊記。
“當然,我說的也只是剛剛想到的幾個思路,你可以再擴充一些,最好能提出一個數學上的模型。”
常浩南放下紙杯:
“能做好的話,說不準就是一篇Nature。”
“啊?”
慄亞波停筆,抬起頭:
“真發Nature啊?”
“你也要畢業的嘛。”
常浩南笑了笑:
“一篇Nature,怎麼都夠了。”
“畢業……”
慄亞波一陣恍惚。
他才本科畢業一個月而已,怎麼就已經開始考慮研究生畢業的事情了……
“我的意思是……您之前不是說咱們有個正在籌建的國內期刊麼?您當主編的。”
“你說JCAS啊……”
常浩南迴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