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個月時間兜兜轉轉,很快就過去了。
這一年的春節,常浩南又沒落著回家。
基本就是在興城和金陵兩頭跑,解決雷達適配的問題。
不過對於他來說,只要能解決標定問題,那麼多一種少一種雷達其實不怎麼會影響到工作量。
反而還可以獲得更多應用資料來進行迭代。
尤其那幾種主要功能都是對空的雷達,核心程式都可以用一樣的。
最多也就是考慮到波段不同,調整一下幾個典型特徵的權重係數。
當然,在他本人的堅持下,14所還是給新的目標識別演算法裝了個小開關。
可以由飛行員操作員自行選擇是否使用
儘管在目前的測試中並沒有發現這項新技術會帶來什麼負面效果,但任何一個寫過程式的人都知道,測試一萬次不出問題,也不能保證後面一直不出問題。
顧客進酒吧點了份炒飯結果酒吧炸了的故事注1,雖然這個年代應該還沒有,但常浩南是聽過的。
兩頭跑的出差生活一直持續到二月末。
正當全國、乃至大半個世界的媒體都還在關注著半個月前華夏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時。
2000年2月25日。
在幾乎無人注意的情況下,第一顆完全屬於華夏自己的傳輸型遙感衛星資源一號是我國和巴西共同使用,在晉陽衛星發射中心被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送入了太空。
在經歷了衛星訊號丟失等一系列有驚無險的波折之後,3月10日,第一幅隴原及周邊地區的高光譜遙感資料被傳回了位於京城北郊的檀州測控站。
而常浩南、孟震遠,以及幾名國家航天局的同志,已經在這裡等候了多時。
“欒總、常總、孟教授,這就是我們資源二號01星拍下來的第一幅清晰成像圖片。”
測控中心的大螢幕前,遙感任務總工程師李年恆對站在旁邊的三個人彙報道。
除了常浩南和孟震遠以外,另一個人是國家航天局的局長,欒文傑。
當然,由於國家航天局跟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一司屬於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所以常浩南和欒文傑也算是老相識了。
只是過去沒有過太多工作上的接觸。
“這應該是經過多波段融合之後的影象了吧?”
常浩南看著螢幕上一張巨大的黑白灰度照片問道。
或者嚴格來說,是幾張重疊在一起的照片。
從照片中,依稀可以看出山脊、水系、城市和公路。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表特徵。
這些就是高光譜感測器捕捉到的資料。
由於單純的可見光波段穿透力極弱,因此只能看到最表層的情況。
但好處是非常直觀。
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而探測的波段範圍增加之後,能夠看到的資訊量也隨之增加。
比如皚皚白雪
這些是可見光波段無法直接分辨出來的。
但大量的多維資料混雜在一起,也會導致僅靠人眼無法正常分辨出資料圖譜中的內容。
現在大螢幕上的影象既然已經包含了清晰可見的多層資訊,顯然是已經經過了一些處理。
“沒錯,我們這次參照國外最先進的技術,採用了邊傳輸邊處理的技術,這樣在完成圖傳之後的第一時間,就能拿出結果。”
李年恆回答道:
“否則高光譜遙測資料是圖譜合一的,肉眼根本看不出什麼東西。”
實際上,這就是雙方的資訊差了。
原則上講,孟震遠的那個專案是在衛星入軌之後才算正式開始。
到現在連半個月都沒有。
因此航天局今天的本意是讓他們參觀一下測控中心,再熟悉一下基本情況,然後回去開始做專案。
既然是參觀,那肯定要整點直觀能看懂的。
所以才專門放了這張圖。
結果常浩南今天過來是準備直接幹活的。
華夏石油那邊連勘探隊都已經提前撒出去了,就等著接收具體的勘探位點呢。
所以他想要的顯然不是看個熱鬧:
“那最原始資料你們應該是儲存下來的?”
“當然,都儲存在伺服器機房裡面,等您以後需要的時候,我隨時可以帶您過去。”
李年恆說著指了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