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

儘管常浩南親自簽署了許可檔案,允許將尚處在研發當中的ct-1高能混合推進劑投入到其它幾個專案中進行驗證,但他卻並沒怎麼關注這些專案後續的具體進展。

因此自然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大手已經在自己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伸向了即將苦盡甘來的陸軍老大哥。

對於他來說,重中之重仍然是高超音速飛行體本身,以及超燃衝壓發動機的研製。

只不過,中間卻難免出現一些小插曲。

在懷柔科學城連軸轉了一個多月之後,常浩南結合系統給出的輔助,總算是對於各種技術所對應的等離子體生成方式,以及等離子體流場的傳播與覆蓋等問題有了個相對全面的認識。

下一步最關鍵的工作,當然是處理好乘波體外形下對黑障遮蔽層的精確削弱,使兩種高超聲速導彈真正具備可用的末端制導能力。

但在那之前,常浩南也並沒有忘掉老本行——

他畢竟還是航空動力集團的主要領導之一,而且還同時掛著下一代和下下一代渦扇發動機的研製任務。

雖然說其中一個無需他親自負責日常工作,而另一個則乾脆還處在預研階段。

但既然有了可用且有用的新技術,那總還是要惠及一下這兩個專案。

因此,藉著集團年底給各廠所主要負責人開會的功夫,常浩南專門找到了實際負責第四代航空發動機研製工作的劉永全。

自打前者的工作重心轉移到鎬京以來,倆人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面對面交流過了,基本都是透過書面報告或者電話來溝通。

因此見面之後,常浩南倒也沒馬上就急著進入正題,而是聊起了隔壁兄弟單位的情況。

“老劉,你最近應該一直在跟航空工業那邊接觸?”

隨著年齡增大,他也逐漸喜歡上了喝茶,這會兒正和劉永全一人捧著一個茶杯,坐在辦公室裡的沙發上。

“是。”

後者點了點頭,然後回答道:

“當然,大部分直接的聯絡工作都是謝小平同志在負責,我基本只是定期和那邊的幾名總師還有副總師交換專案進展情況。”

劉永全如今也已經算是盛發集團的二把手,加上也沒放棄一線研發工作,自然不可能親自負責太多瑣事。

不過對於常浩南來說,這就已經夠了:

“那……現在第四代戰鬥機專案的具體進度如何?”

他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這件事常浩南其實一直都很關心,但第四代動力並不是他本人直接主抓。

而要是專門為了滿足好奇心給人家去個電話或者發個函詢問,又好像不是那麼個意思……

所以很長時間以來,都只能從報告中的一些隻言片語中瞭解到一些側面情況。

“還算順利……今年六月份,青華大學和航空工業集團共同建設的我國第一個大型微波暗室在渝都投入使用,透過全尺寸模型實驗的方式,基本驗證了611所方案在隱身效能方面的可行性……”

“另外這個專案可以說是整個航空工業集團合作規模最大的一次,112廠還專門從產線上調了一架殲11b,用來驗證幾個關鍵子系統的工作情況……”

“……”

“當然,因為這是咱們國家第一次系統性地開展航空器隱身領域研究,過去都只能階段性租用國外的微波檢測裝置,所以還有一些關鍵細節需要最佳化,也包括咱們負責的動力部分,尤其是尾噴口的雷達和紅外隱身,611那邊相當重視……”

常浩南聽罷,微微點了點頭:

“紅外隱身這塊,倒是有相對比較成熟的技術了……當然說實話,真要是到了飛機正後方,那紅外特徵也不可能真的藏住……這方面關鍵還是雷達隱身,對於咱們來說比較陌生。”

儘管從大面上來說,只要把尾噴口邊緣處理成鋸齒形,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rcs,但真要設計起來,那絕對不是隨便畫上幾筆就行。

劉永全對此也是頗為贊同,但表情中卻還帶著幾分無奈:

“除了過去沒有這方面經驗以外,我也實在是沒辦法一心二用……現階段所裡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適配新構型的壓氣機上面,好在這方面您給渦扇10底子留的好,所以進度上倒也沒怎麼卡殼。”

與其說正在研製的第四代發動機是渦扇10plus,倒不如說之前裝備在殲10和殲11上的型號是渦扇10青春版。

所以就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