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1章 落入陷阱

與此同時。

美國,紐約州。

卡爾斯潘大學布法羅研究中心。

儘管時間已經臨近深夜,但位於研究中心西北角的一棟大型半開放式建築內,卻仍然是一片燈火通明。

十幾名分別來自波音和空軍研究實驗室的技術人員正圍攏在一臺總長度近40米的大型風洞周圍,將一個由鉻鎳鐵合金製成的風洞模型從拉瓦爾噴管後方的八邊形工作腔內緩緩轉移出來。

這個與大多數同類裝置截然不同的地方,正是lens-1風洞最典型的特徵。

研究中心主任尤瓦爾·戴蒙德教授手上拿著一份檔案板,快步來到x51a專案主管沙普爾·柯林傑跟前。

“博士,第一輪測試結果已經分析出來了,你先在這上面籤個字,然後我帶你去隔壁控制室去提取資料……”

柯林傑聽罷轉過身,只是簡單掃了一眼最上面一行的內容,就在最後面刷刷幾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這份檔案只是確認測試工作順利結束,並不涉及到對任何具體資料的確認,他已經跟布法羅研究中心合作多年,對這套流程再熟悉不過。

“走吧……”

簽字之後,柯林傑示意不遠處的副手查理·布林克暫時負責現場指揮,接著一邊跟隨戴蒙德朝測試車間的外面走去,一邊小心地把筆插回上衣口袋。

眾所周知,在一個課題組當中,只有負責人才有權擁有獨屬於自己的筆。

而其它人的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轉變為公用資產。

二人快到門口的時候,柯林傑的目光突然看向了車間另外一邊。

那裡坐落著規模明顯更大的另外一部風洞,只不過噴管後面被工裝架和欄杆給圍了起來,顯然正處在無法正常使用的狀態:

“尤瓦爾,你們的lens-2風洞大概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升級?”

走在稍靠前位置的戴蒙德腳步一頓,語氣中帶上了些許尷尬:

“呃……杜布林那邊提供的膨脹管正樣測試結果跟設計引數有些對不上號,所以預計可能要延後到08年第二或者第三季度……另外,這部風洞在升級之後應該要叫做lens-x了……”

儘管工期拖延在這個年頭已經不算什麼稀罕事,但被這樣直白地提起來,總歸算不上什麼長臉的事情。

說罷,或許是為了轉移話題,他沒等柯林傑繼續問下去,而是當場來了先發制人:

“不過沙普爾……為什麼突然問起這個?”

“我的意思是……無論lens-2還是改造之後的lens-x,都是主要面向中等馬赫數的研究,跟你們的專案要求並不對標。”

當年建設lens-1並非面向空氣動力學研究,而是為了滿足反導系統動能攔截器的氣動熱和氣動光學評估,由於主要模擬100km以上外層空間的環境,且作為測試物件的kkv體積很小,所以測試區間比較狹窄,且只能容納縮比模型。

為此,布法羅研究中心才在後來建成了紙面引數更低、但體積規模更大、有效模擬時間也更長的lens-2,兩者建在同一個測試車間內,甚至共用主壓縮機、壓載氣罐和數採系統等輔助裝置,重點應對馬赫數ma=2.5~6範圍內的全尺度的模擬。

而x51a專案的目標飛行速度在5.5馬赫以上,儘管lens-2也能在6馬赫下達到約1000k總溫的測試範圍,但已經遠遠偏離了最最佳化的工作區間。

“這個麼……”

柯林傑說著摘掉頭盔和護目鏡,露出一頭與自己年齡不符的、白但濃密的頭髮,引來對方一陣羨慕的的目光:

“我想進一步測試一下馬赫數4.5到5.5範圍內,兩級變激波角吻切錐乘波體構型對高焓來流的壓縮能力……”

他給出了一個乍一聽非常明確,實則卻有些模稜兩可的回答。

因為有很多種需求都符合這個描述。

不過戴蒙德既然能在精英雲集的布法羅中心幹到最高負責人,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略一思索之後便猜測道:

“4.5到5.5馬赫……來流壓縮……你是對普惠的發動機穩定性不放心?”

這個問題涉及到核心供應商的選擇,實際上已經有些敏感了。

像x51a這樣涉及領域廣泛的專案,技術只是一個方面,同時也要考慮分蛋糕的問題。

因此,即便柯林傑作為研發主管,對於涉及到供應商的表態也必須足夠謹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