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0章 快慢自如、遠近合一

半個月後。

懷柔科學城的一間會議室內。

韓陳峰剛一從後門走進去,就被長條形會議桌前面擺著的幾個姓名牌給鎮住了。

除去另外幾個學術界和工程界如雷貫耳的名字以外,還有幾名級別相當高的、來自軍隊的代表。

結合剛才的推測,他已經可以基本肯定,今天並不只是一次單純的技術會議,恐怕還包含著發展路線之類的決策性部分。

當然,韓陳峰出現在這裡只是列席,所以並沒有發言的權利,只要全程圍觀即可。

稍晚幾分鐘後,常浩南從會議室前方另一扇門進入,卻並沒有坐到會議桌首位放著他名籤的位置,而是直接信步來到放著電腦的小講臺後面。

而隨著他的出現,原本還略有些嘈雜的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下來。

只剩下現場裝置散熱時發出的風扇聲。

跟在常浩南身後的刑牧春則徑直坐到左側首位,充當起了臨時主持人的功能。

當然說是主持人,其實這類內部會議也不講什麼排場,所以也就是一句話做個引子:

“各位,我們剛才準備氣動模型花了一段時間,現在會議正式開始……”

他這邊話音剛落,臺上的常浩南便一按翻頁筆,切換到了第一頁ppt。

“得益於新型超高速風洞的投入使用,以及所有參與專案同志們的努力,我們比預期時間表提前兩個月完成了對幾類乘波體標準模型測試和資料收集工作,確定乘波體構型可以在大氣層內以及臨近空間中獲得極高的高超聲速升阻比……”

今天坐在下面的所有人,包括軍代表在內,都沒有純外行,所以在進行了簡短的開場之後,他便直接展示出了幾張密密麻麻的資料圖:

“另外,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成功透過基於三維軸對稱流場的錐導理論在一定範圍內上拓展了乘波體在縱向和展向上的設計自由度,計算引數與實測結果之間的均方差小於0075,為下一步具體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研製工作奠定了基礎……”

“……”

一番工作總結之後,常浩南稍作停頓,以確定聽眾們對於剛才的內容沒有疑問。

接著便話鋒一轉,進入了今天的正題:

“不過,雖然正題資料符合預期且滿足基本要求,但仍然可以看到,由於乘波體的原理是阻止下表面流體的橫向流動,從而將高壓區域限制在飛行器下方,相當於利用激波維持飛行,因此不同飛行條件,這裡主要是指速度和攻角,對於外形極其敏感,最佳化區間極為狹窄。”

“以經典的單級壓縮的錐導乘波體為例,在迎角0°、速度ma=12的設計點上,流量係數高達4.083,無黏最大升阻比大於3.75,完全超越了我們對滑翔式高超音速導彈的效能需求。”

“但如果把迎角調整至-5°、速度降低到ma=9,儘管變化幅度不大,但上面兩項引數仍然驟降至1.970和1.85,會嚴重影響到飛行軌跡和有效滑翔距離,當然反過來也一樣,設計點在-5°和ma=9下的乘波體,也難以適應0°、速度ma=12的飛行條件……”

他說這段內容時的語氣頗為沉痛,一副就像是專案已經搞不下去了的樣子,讓與會的幾名軍代表不由得面面相覷。

確認自己的理解並沒有錯之後,其中一人才有些遲疑地開口道:

“可是常院士,這本來就是選擇乘波體之前我們就知道的情況……”

“而且吸氣式高超的飛行速度和姿態全程都保持相對穩定,只有末端會轉入俯衝,這個時候也不需要什麼升力了……滑翔式雖然總體上是在減速,但等減到9馬赫的時候也一樣是在末端,都不會影響到實際戰術效能……吧?”

說到最後,都明顯能聽出有點不自信了。

但確實無論如何都想不出有什麼問題,更想不明白常浩南對這個結果不滿在哪。

“當然,當然……”

常浩南雙手抬起,然後向下壓了壓,示意眾人先冷靜:

“如果只是要滿足作為高超音速武器的基本需求,那目前的研究階段確實已經足夠,但即便是吸氣式高超,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射程來自升力滑行,而不能靈活調整飛行速度和飛行姿態,也就意味著無法大幅度調整預定射程,對於武器的戰術靈活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雖然正如韓陳峰之前所猜測的那樣,常浩南的未來目標是讓飛機也實現高超音速飛行,一小時內跨越太平洋或大西洋,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