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猶豫過後,還是沒有阻止通訊員傳達出去,而是湊到艦長旁邊小聲道:
“那不是相當於遠離他們的測試區域了?”
“就是要稍微遠離一些……”
張旭東點點頭:
“上級劃定的任務海域範圍很廣,說明稍微拉開一些距離也不會影響到409號那邊接收到的訊號,反而還可以讓對方降低警惕,順便把這幾艘驅逐艦再拉遠一點,給409騰出足夠的安全範圍。”
與很多常規的認識不同,受制於裝備水平和活動海域的影響,直到21世紀的前幾年,海軍潛艇部隊都仍然鮮少與他國水面艦艇直接交手,對於主要對手的反潛能力和反潛戰術認識也相對不足。
因此,出於穩妥起見,阿利伯克驅逐艦和海鷹直升機這對組合的反潛能力,還是要尊重一下的。
果然,在華夏艦隊進行過這次大約10°的小幅度轉向之後,對方似乎實現了自我開脫,在三艘驅逐艦跟上的同時,天上的轟炸機也調整方向,恢復了沿測試區域長度方向的直線飛行。
“對方上鉤了!”
呂元傑剛剛還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來。
實際上,這倒不能完全怪美國人腦回路簡單。
主要還是改造一艘潛艇作為雷達接收站的計劃過於狂野,沒見識過的人很難跟上思路,也就不可能考慮調虎離山的可能性。
……
而與此同時。
大約250海里以外的測試區域另一側。
一個碩大的黑影從海面下方悄然浮現,將原本平靜的水面撕開了一道裂隙。
圍殼下方的指揮艙內,艇長韓向傑升起搜尋潛望鏡,最後確定了一遍周圍海面和空域內的情況。
直到確定可見範圍內一望無際,沒有任何目標之後,韓向傑才下達命令:
“壓載水艙排水,準備上浮!”
幾分鐘後,隨著四下濺起的浪花和白色的航行尾跡,一艘沒有任何可見標識的潛艇出現在海面上。
“檢查各系統工作情況……”
“開啟8號導彈發射筒!”
又是連續兩道命令。
實際上,韓向傑此前從未以戰略核潛艇指揮官的身份下達過這道命令。
今天也算是生涯頭一遭。
隨著他的指令下達,長征9號高高聳起的龜背上,從前向後第四排左側的原型桶蓋向側面掀開,如同緩緩開啟的地獄之門,露出下面一層淺綠色的壓力蓋板。
所幸,這一次要做的不是發射導彈。
“升起天線!”
當下達這道命令的時候,韓向傑甚至感覺到了幾分怪異。
儘管技術發展已經把戰爭拖入了資訊化時代,但由於海水對於無線電訊號的強力阻隔,潛艇這一單位仍然保留著單打獨鬥的作戰習慣。
在某種程度上,相比於六十年前,現代潛艇的最大進步既不是主被動聲吶也不是制導魚雷,而是能夠維持長時間高速潛航的核反應堆。
如果是一艘常規潛艇,那麼其根本的作戰策略與二戰並沒有什麼不同。
這樣的特徵造就了潛艇部隊謹慎到有些過分,以及慣於獨立做出判斷的行事風格。
而現在,他竟然要在自己的潛艇上升起一座巨大的天線陣列,用於接受數百公里以外驅逐艦發射出的訊號。
對於任何一位潛艇指揮官來說,都是絕無僅有的新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