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設計,但絕對不會是當年那種出航之後恨不得半個太平洋都能聽見的情況了……”
說到這裡,他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個笑容。
“只要華夏核潛艇在港口啟動,我們在關島的艦隊都能聽到動靜”,這是早年間美軍的誇張形容。
當然09I型潛艇的效能也確實難以令人滿意就是了。
“總之,更新的海狼級和弗吉尼亞級的情況我們不好說,但哪怕從料敵從寬的角度考慮,也至少對標那些後期型的洛杉磯級……你就直接說具體要怎麼部署,還有改造吧。”
很多現代潛艇都會在圍殼頂部以桅杆形式,或是圍殼周圍以共形陣的形式安裝雷達,但無論從體量還是功能上,都不是為了執行像驅逐艦那樣的防空搜尋任務,所以要想實現常浩南剛才的設想,勢必要進行額外的改裝。
至少安裝一部能夠作為雙基地雷達接收端的天線。
然而,常浩南的表情卻依然凝重:
“問題就在這裡……”
他身體前傾,稍稍拉近了雙方之間的距離
“接收端天線需要跟發射端對標,也就是說至少在某一個方向上的尺寸得達到4米級別,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收納進潛艇圍殼裡面,至於全程頂在腦袋上那更不可能,雷達天線本身脆弱,很容易被水下暗流或是海洋生物破壞,而且這麼大一個帆狀物也會破壞航行穩定性,危害潛艇本身的安全。”
“這樣一來,攻擊型核潛艇恐怕還不行,得用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把其中一個導彈發射管騰出來,用於容納天線和一部分雷達後端裝置,這樣可以全程維持潛航,到了任務區域之後再上浮到潛望鏡深度,把天線升出水面,所以才需要用水面艦艇把對方的注意力給吸引走……”
鄭良群深吸一口氣,除了露出“你小子可真tm敢想”的表情以外,甚至一時間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肅然起敬.jpg
不過同時也有點尷尬——
合著人家剛才考慮反潛問題不是想得太多,而是自己不知全貌想的太少了。
彈道導彈核潛艇除非體量特別巨大,否則為了容納潛射彈道導彈或多或少要出現隆起的龜背結構,從而影響到水聲外形,在航行中製造更多的噪音。
看著對方如此反應,常浩南又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09IV算是在09III基礎上的同平臺設計,進度應該沒有落後太多吧?”
鄭良群一愣,然後回答道:
“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目前確實有一艘……名義上算是正在進行測試,但其實跟艇本身有關的部分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只不過因為巨浪2潛地導彈還在研發,所以還遠沒有達到戰備狀態……”
“只不過這東西可是全軍乃至全國上下的寶貝疙瘩,是不是能改造出來執行這種常規任務……恐怕還得額外匯報一下,由上級來做最終定奪。”
這個情況倒是不出常浩南的預料。
並且他也有大概八九成的把握,上級應該會同意這次行動計劃。
“另外,大氣層內的超高速目標對於雷達而言角速度非常大,所以在一個天線波束內駐留時間非常短,一般雷達後端的回波積累效果很差,接收站必須具備對接收訊號進行快速檢測的能力。”
為了提高說服成功率,常浩南又補充道:
“這樣,你去懷柔科學城找一趟刑牧春副總師,讓他把之前高超音速飛行測試的雷達訊號資料複製一份交給你,雖然我們測試過的雙錐體和x51A所用的吻切錐乘波體在訊號特徵方面相差很遠,但5-6馬赫速度範圍內的多普勒色散情況卻是類似的,可以給後端程式設計提供一些參考。”
“另外,根據高速高動態目標的回波特徵,GpU終端的處理效果可能會比cpU端更好,這個你找電科集團的郭林郭總問一下,他應該會比較清楚……”
“……”
一番合計之後,鄭良群也終於下定了決心。
“那就這麼幹了,爭取讓上級同意這個方案!”
他把常浩南開好的條子收入口袋,然後戴上棉帽準備離開。
“來都來了,不上去看看啟鶴?”
把鄭良群送到門口的時候,常浩南再次注意到門口放著的幾個禮品盒,想起了剛才對方來訪的藉口,順勢打趣道。
鄭良群臉上閃過一抹猶豫:
“算了,孩子還太小,接觸太多外人也不好。”
他半是認真半是自我開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