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來看,時間倒不算非常緊急,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預計一兩年之內都不會和國際空間站有碰撞風險……」
「……」
相關話題的討論如火如荼,但最先提出這個思路的常浩南卻始終沒有再次開口。
一方面,他本人的習慣就是在丟擲自己的想法之後,先聽一遍其他人的顧慮和質疑,然後針對性解決。
另一方面,之前「抓下來」的表述也確實不太準確。
所以在剛才這段時間裡,用自己不太熟練的繪畫技巧在本子上繪製了一張示意圖。
然後,趁著一個其餘人都沒說話的當口說道:
「機械臂確實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技術,但正如王院士剛才說的那樣,還需要一段相對長的時間進行準備,而清理40396號太空垃圾這件事情最好還是趁熱打鐵……畢竟以美國方面在輿論上的優勢,如果中間拖上個幾年時間,那到時恐怕很難再有產生足夠的國際影響。」
說完,從手中的本子上扯下一張紙交給旁邊的工作人員,示意對方放到投影儀的載物臺上。
儘管工作人員受過專門的訓練,但在接到手裡之後,還是差點沒憋住笑。
趁著對方操作裝置的功夫,常浩南則面不改色地繼續介紹道:
「嚴格來說,我剛才想表達的意思是,用一張柔性的繩網,把這個空間碎片給網下來!」
不出意外地,又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網下來?」
周平建手裡端著杯子,胳膊僵在半空,一時間甚至忘了繼續做喝水的動作。
其餘眾人也是一陣竊竊自語:
「意思是像球拍那樣麼?」
「我覺得……或許更像是漁網?」
「那如果配合一個類似魚叉的機構是不是更好?」
「……」
常浩南沒有急著深入進行解釋。
直到大約半分鐘後,幕布上出現了他畫在那張紙上的內容。
畫功確實有些抽象,好在並不難理解。
在腦海中渲染一下之後,簡約線條就可以變成極致色彩。
(常總畫出來的↑)
(觀眾們自帶濾鏡渲染出來的↑)
這時候,他才繼續道:
「繩網捕獲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優勢,首先是柔性材料可以有效減少捕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碰撞,透過對攔截器本體的控制,可以讓其在距捕獲目標百米,甚至更遠的距離上實施捕獲,安全非常高,即便一次捕獲失敗,也不至於產生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其次,繩網屬於一種稀疏結構,使用很少的材料就可覆蓋相當大的空間範圍。質量十幾千克的飛網,捕獲面積可達幾百上千平方米,對太空垃圾的識別與測量丶太空拖船制導控制的精度要求相對較低,非常適合面對這種體積巨大且處在自旋狀態的太空廢棄物。」
「得益於以上兩條,攔截器可以採用目前技術比較成熟的小型衛星平臺,只需要具備基本的軌道調整丶定位和載荷供電能力即可,生產和發射成本都相對比較可控……」
「……」
隨著他的介紹愈發深入,上百名參會人員的眼神也逐漸變得透徹和清晰起來。
其中一部分業務與此有關的,則已經掏出紙筆,開始盤算其中有沒有什麼地方是自己或自己背後的專案組能夠發揮作用的。
就連隔著網線透過影片觀看會議現場的首長,眼中都明顯閃過一絲興趣。
這個方案不僅可行性很高,而且光是聽上去就足夠天馬行空。
頗有一種太空歌劇的浪漫主義色彩。
即便是完全不懂技術的人,也很難不被吸引。
儘管這個方案也必定有著自己的困難和挑戰,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現在決策層感興趣,執行層很積極,所以大機率能夠得到批准。
那麼,就需要開始考慮更進一步的問題了。
「常院士,……還有一個非技術的風險需要考慮」
孫燕來局長的語氣頗為謹慎。
他其實也不想在這個時候煞風景,但這些屬於他的本職工作,不得不站出來唱這個白臉:
「廣義上講,您這個方案屬於共軌式攔截系統的一種,所以跟其它同型別太空飛行器一樣,很可能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輿論炒作為一種長期在軌執行的太空武器……」
「所以我剛剛才說,時效性很重要。」
常浩南對此早已經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