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國際空間站仍然一切安全云云。

這是一名來自華夏國際電視臺的記者,因此問題內容也是早就已經安排好的。

但眾人關注的焦點,卻明顯隨著太空漁船計劃的落幕,以及現場氣氛重新歸於冷靜而轉移到了華夏航天的未來發展方向上。

而華夏國內的航空公司也已經開始在客運航線中增加c808和c909兩個型號的佔比。

就像是世紀之交那些年的航空產業一樣。

是一名滿臉絡腮鬍,明顯來自中東石油佬的記者:「尊敬的局長先生,你剛剛提到了一項名為『離軌帆』的技術,但根據我的瞭解,儘管這是一種被動離軌的技術,相比消耗燃料的主動離軌成本更低,但仍然會佔據一部分任務載荷……是否有可能建立一個有強制力的國際機制,來推動各個國家做到這一點?」

恐怕全世界所有人都很想知道,nasa在9月1號到3號這兩天的準備時間裡,到底是充當了怎樣的角色?「除了明確做出過表態的歐洲航天局和俄聯邦航天局以外,我們當然也收到了很多其它國家同行的幫助或是鼓勵,在這裡,我非常希望能對所有參與了本次行動的機構丶企業和個人做出感謝。」

就算是在華夏和歐洲達成支線飛機適航互認的時候,絕大部分人也最多就是意識到了前者在這方面的野心而已。

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候把節奏拉回到預設的軌道上。

「……」

孫燕來一邊飛速運轉著大腦,一邊組織語言:

而最後,還是來自天空新聞的英國記者發揮了自己的種族天賦:「在解決本次危機的過程中,歐洲航天局和俄聯邦航天局都明確給出了技術和資訊方面的支援,那麼請問孫局長,其它國家,比如nasa方面作為uars衛星的所有者以及國際空間站的主要建造者,是否也提供了相應的幫助。」

雖說航天和航空是兩個差別很大的產業,但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誰也不敢對此掉以輕心。因此,很快就有人問道:

甚至讓孫燕來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一瞬間。

「……」

趁這次機會在航天系統內部成立一家國有控股公司,主營「太空垃圾保險」業務。

「但我們確實正在考慮成立一個『國際軌道垃圾委員會』,對每年影響較大的太空垃圾威脅事件進行總結和評估,至於是否具有強制力……這是未來還需要與其它夥伴共同商定的細節。」

而孫燕來也總算得著機會,可以稍稍喘上一口氣;

這錢你出不出,自己看著辦……

而果然如他所預料的那樣。

nasa方面也在實時關注著這場釋出會的情況。

因此,還沒等孫燕來回到辦公室,就已經接到了秘書送來的報告:「局長,nasa方面剛剛打來電話,承諾會支付本次太空漁船任務直接涉及到的全部成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