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應用在不方便使用電容/電感儲能的場合之下……
常浩南奮筆疾書,很快寫滿了筆記本上的一整頁紙。
停筆思索片刻之後,又在最下面打上了四個星號。
優先順序四星。
也就是眼下先不啟動研發,但在客觀條件允許之後馬上向其中投入資源……
……
就在常浩南這邊正在奮筆疾書的同時。
數百米之外,鎬發廠區。
一排四臺考斯特中巴車在兩輛小車的帶領下疾馳而入,最終魚貫停在一處車間門口。
原本這裡應該是原材料和產品的裝卸區,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客運車輛停留,以免影響作業效率甚至發生危險。
但今天的情況顯然並不一般。
幾乎在車隊陸續停穩的同時,一行約三十人的隊伍也從不遠處的車間中走了出來。
位於人群最中間的兩人,一個是鎬發集團副總經理任炳達,顯然是作為東道主代表的身份出現。
另一個則是一副白人面孔,脖子上還掛著一張通行證。
正是來自羅爾斯·羅伊斯的蒂姆·波迪。
某種程度上,和任炳達算是老熟人了。
今天這場參觀,也正是後者特地安排的。
實際上,波迪在大約半年前,就接到了頂頭上司的要求,讓他就下一階段航空發動機排放標準的事情,和華夏方面進行接觸。
但一方面,在遄達900的危機結束之後,波迪,或者說整個羅羅公司也恢復了作為英國人的傳統辦事效率。
另一方面,波迪當時剛剛接手新一代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ng)專案不久,第一次擔任團隊一把手的他連很多情況都還沒來得及瞭解,一時間也確實走不太開。
所以直到現在,2005年的第三季度都快結束了,才最終達成此行。
好在華夏這邊在發表過那篇措辭嚴厲的通稿之後,就再沒有就航空排放問題再公開進行過什麼表態。
似乎真的驗證了此前的猜想,即那份宣傳稿是為了配合在ip大會上對美國發起的輿論攻勢。
至少在波迪看來,自己應該是沒耽誤什麼事的。
尤其這趟抵達鎬京之後,負責接待的任炳達一改此前在英國時咄咄逼人的風格,以極高的規格接待了他。
甚至安排參觀了鎬發集團最核心的生產車間之一。
也就是給遄達900加工渦輪葉片的那個地方。
雖然這種走馬觀花根本看不出什麼一二三,而且其中很多核心工序還明顯臨時停工了。
但能讓他進去,本身就是一個友好和互信的姿態。
總之,波迪此時的心態,還是頗為放鬆的。
「任,雖然我們的合作已經持續了幾年時間,但這還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你們的生產過程,說實話,非常出乎預料……」
上車之後,波迪對此行給出了頗為誠懇的誇獎。
「哪裡哪裡。」
任炳達緊接著坐到他的對面,謙虛地擺了擺手:
「跟你們這樣的老牌企業相比,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這話倒不完全是客氣。
隨著鎬發集團近些年來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ae1500/渦扇20立項之後,他愈發能夠感覺到,儘管華夏在航發技術領域已經有了很多絕活,但在硬實力的積累,尤其是生產和管理領域,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包括這次和波迪的會面,也是遵照常浩南此前的安排,爭取與羅羅合作,進一步補齊進入民用航發產業的短板。
一番寒暄之後,波迪還是架不住任炳達一直顧左右而言他,率先進入了正題:
「任,我記得你們在年初的時候釋出過一個新聞,說是會在caep6排放標準的基礎上,再降低8的巡航油耗,以及16到30的尾氣排放?」
因為他剛才已經判斷華夏方面大機率是虛張聲勢,所以這會也只是以閒聊的語氣提起。
但任炳達聽罷,卻先是露出笑容,接著非常鄭重地點了下頭:
「沒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