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過冷卻系統的具體設計?”
這些內容,其實過一會拿到設計方案之後都能看到。
不過一方面維斯塔這會正犯困,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別人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
總得有點其它資訊渠道作為旁證不是麼。
“注意過。”
肖爾回答道:
“從技術路線上看,仍然是傳統的氣膜冷卻,並沒有採用衝擊冷卻或者雙層壁之類的新技術,但氣膜孔的內部特徵非常複雜,是非標準可變截面,而且內部還有三維結構……”
“至於設計過程,我……”
維斯塔朝著肖爾擺了擺手:
“你們這幾個人,能獲得這些資訊已經可以了。”
“設計階段沒跟上就沒跟上吧……”
他自己帶著一個團隊,吃透M88-2發動機的技術資料都用了二十多天時間,自然不可能對手下人提什麼更高的要求。
然而,肖爾卻搖了搖頭:
“這個不是我們沒跟上,而是……”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
“是……我們沒注意到他們有設計過程……”
“什麼?”
原本還強忍著倦意的維斯塔頓時就不困了:
“沒有設計過程?”
“是的。”
肖爾解釋道:
“他們用的這種異型氣膜孔,應該是早就已經設計好的,在M88-3上只是稍微調整了一下孔位置的排布方式……”
“……”
他顯然還想再說點什麼。
但這個時候,會議室的門被推開。
以劉永全為首的一眾華夏方面代表從外面陸續走了進來。
“很抱歉,讓你們久等了。”
劉永全主動上前,和維斯塔握了握手:
“我代表華夏航空動力集團,歡迎合作夥伴的到來!”
……
一番沒什麼營養單純客套的寒暄過後,各懷心思但又目標相同的雙方便分別在會議桌兩端落座。
每個人的面前都擺好了一份用兩種語言編寫的技術檔案——
當然只是一個簡要的概述。
詳細的技術檔案,哪怕用硬碟來裝,都能塞滿一個書包大小的密碼箱。
“維斯塔博士。”
說話間,劉永全開啟了桌上的投影儀:
“容。”
對面斯奈克瑪的代表們頓時打起精神,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會議室一側牆上的幕布。
而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劉永全把那本早就準備好的黑皮筆記本摸了出來,藉著投影儀主機的掩護,平攤在自己面前:
“根據我們之前商定好的升級方案,M88-3發動機最主要的提升在於高度1萬米以下、速度0.9馬赫以下範圍的推力包線……”
“……”
他先是把預計升級完成後的效果,以及目前的升級進度大致介紹了一下,然後一轉進入正題:
“為了在不提高油耗、也不影響航發迴圈壽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最佳化推力,我們對M88-3發動機的整個熱端進行了重新設計,尤其是燃油霧化系統,以及氣膜冷卻系統,以獲得更高的渦輪前溫度……”
“……”
趁著劉永全給PPT翻頁的時候,維斯塔總算問出了自己最想問的一個問題:
“劉博士,現在距離我們第一次敲定M88-3發動機的升級路線,也就過去了不到三個月而已,你們就能對熱端進行如此大幅度的調整?”
劉永泉聽罷微微一笑。
對於這個問題,他其實早有準備:
“首先,這段時間裡,我們是集中了全部的技術力量專攻熱端部件升級,因此進度相對比較快。”
“畢竟獵鷹Z專案上的的SeA系列發動機還要和M88-3共用熱端,時間緊任務重,容不得有半點耽擱。”
“另外,我之前應該也提到過,其實這套散熱系統,尤其是現在PPT上面顯示出的簸箕型三維氣膜孔,是我們早就處在研究當中的成熟技術,只要稍微針對M88-3發動機進行適配,就可以滿足技術需求……”
實際上,劉永全並沒有完全說實話——
M88-3的冷卻系統設計幾乎完全照抄了渦扇10,其實並沒有進行什麼針對性適配……
當然,這話要是說出來,大家的朋友就不太好做了。